第90页

新明史[校对版] 闪烁 2120 字 2022-10-21

“不服是吗?那我今天就要让你服!”朱祁钰一招手,金英端了一个盘子上来,上面是几封书信。“这是你们写给赵王的书信,这赵王虽然愚蠢,可并不笨。他没有按照你们的要求毁掉这些信件,而是保存了起来!上面全是你等字迹,还有你们的印玺,现在,你等还有何狡辩的?”

几个番王一惊,这才知道,朱祁钰是有备而来的,削番已经是必然,而且他们的反叛之罪已经成立,朱祁钰要灭了他们全族,也是举手之劳而已!

见到几个开始还气势汹汹的番王都软了下去,朱祁钰冷笑一下:“不过,你们几位都只是嘴上说说,心里想想而已,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我不会因此治你们的罪。不过,各位属地偏远,如若想进京祭祀先皇,也路途遥远,多有不便。所以,我也考虑好了,准备在京城东面,专门修建一处寓所,请各位王爷前去居住。当然,我已经下令,将你们的妻儿老小都接了过来,你们也不会有相思之苦了。今后,各位就在京城住下来吧。朝廷虽然开销多多,不过,要养你们这些王爷,还不算什么负担!”

“陛下……”几个密谋造反的番王都跪了下来,朱祁钰不杀他们,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还有其他王爷,你们也都请留下来吧。不日就可以与妻儿团聚,到时候,我要想见见哪位王叔,王兄,也不用让各位受舟车劳顿之苦了!”说完,朱祁钰大手一甩,就走了出去,留下了这一大帮子王爷。

而此时,一些王爷才醒悟了过来。朱祁钰虽然没有撤消他们的封号,甚至没有表示要撤消他们的属地,不过,他们今后都得留在京城,再也别想回到自己的属地去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这些王爷有通天本领,要想谋反,也没有任何可能了!

第十节 朝廷改制

制服了各番王之后,事情并没有到此了解。朱祁钰安排了上千侍卫专门负责“照顾”这些王爷,随后,就开始动手做第二件事情,派陈懋,罗国栋,卫平分头出发,将江北所有番王的军队收归朝廷。而当时,大部分又实力的番王都在江北。随后,又明南方各省总兵,收归其他番王的军队!

完成了这一步之后,朱祁钰才稍微安心了一点,这时候,他才开始为自己的新政府忙碌了起来!而朱祁钰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组建新朝廷,也不是改组司法机构,而是建立议会,而他首先建立的就是象征性的,或者说具有过渡性质的上议院。

上议院是贵族议院,几百年来,除了部分战乱时期之外,都没有变过,而这也是当时朱祁钰立下的规矩!第一界上议院额定议员人数为一百零一人,其中皇族,也就是各地番王五十人,另外,再从公卿列侯中选出五十一人组成。说白了,这是朱祁钰给那些被削去了权利的番王,以及准备要对付的列侯的一份礼物,也算是稳住他们的一种办法吧!

当时,上议院的职权还是很大的,这相当于以往的内阁(当然,不是新组建的内阁)。上议院有权要求核查政府预算,支出。并且有权调查官员,提出对官员进行弹劾,如果得到大多数议员的支持,那么就能弹劾政府官员。且,上院只要有五位议员联名提出奏章,就能提交皇帝亲自过目,向皇帝提出治国,修政,以及行政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另外,每年,上议院将组织一次对地方政府的审查,如果发现问题,可以直接转交司法机构审查,中央政府无权过问!如有国家大事,上议院议员带表(由此产生了后来的议长)有权参与政府决策。

这些权力让那些失去了大权的王爷,以及贵族得到了满足。当然,实际上,他们最主要的还是监督权,并无实际行政权,且要想弹劾官员,还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批准!说白了,在朱祁钰这个铁腕皇帝手里,上议院的权力只是好看不好用的东西而已。不过,朱祁钰也需要上议院,有了上议院的监督,也更能够约束官员的行为!

成立上议院的决议很快就得到了通过,毕竟番王,贵族的影响是不小的,而且当时朝中的很多大臣,以及军队里的大部分高级将领都是贵族,皇帝给了贵族新的权力,他们自然很是高兴了!

组建上议院花的力气不大,可接下来,朱祁钰要做的事情,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甚至连一些原本支持朱祁钰推行新政的大臣都在怀疑,朱祁钰这么做,就是在削弱官员的统治权,如果官员手上的权力不够大,还怎么治理天下?这就是成立单独的行政机构,将官员行政大权与司法大权完全分离!

其实,当初朱元璋设立监察院,并且在地方设立提刑司的目的,也就是要将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离。不过,朱元璋做得并不彻底。在他的政府里,行政权远远高于司法权。比如,在取消了中书省之后,吏部成为了最重要的衙门,而吏部的职责是管理天下文官的任免,升迁等等事务。说白了,吏部的官员就是管理天下百官的,因此吏部官员也有“天官”之称!这样一来,行政与司法两权仍然没有分离,因为司法官员也都由吏部任免,这怎么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各部官员,乃至监察院,大理寺等以司法为主的部门的官员也都相互勾结,结党营私,朱元璋当年苦心建立的政治制度,几十年不到,就失效了。这也正是他没有将行政与司法权完全分开造成的!

这次,朱祁钰做得很彻底。要完全将行政与司法权分开,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提高司法部门的地位。以往,监察院的最高官员也就是四品,而大理寺卿也是四品,比起各部尚书,侍郎都差得很远。让四品官员去调查二品官员,这本身就不现实!另外,司法机构中,执法,检察,审查三权并没有分开,因此司法程序并不完善。最重要的是,执法大权掌握在政府官员手里,也就是行政官员手里,就算是审查与检察这两关能够做好,执法不到位,那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