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将领听了之后也都点头赞同,就连郭嘉也找不到反对的意见,很明显,将战船相互连接起来,那些北方将士肯定会好受很多。
“历史上的那个典故,或许有其他原因……”公孙续缓缓闭上眼睛想道:“如果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因为庞统跑来献了个计谋就将水师战船全部连在一起的话,那他岂不是太冲动了,计算庞统的名声再大,也不至于让生性多疑的曹操第一次就采纳这个计谋。况且曹操手底下那么多谋士,他们肯定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曹操或许不懂水战,但他还没蠢到什么都不懂的地步,也就是说,在庞统献计之前,曹操应该是跟部下们讨论过要不然将战船全部连在一起,毕竟这样做的话,完全可以让战船在江面上稳定下来。在庞统献计之前,曹操肯定还在犹豫,庞统的到来只是让曹操坚定了这个信念而已。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肯定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曹操再怎么粗心大意,在战前肯定也会小心翼翼,或许,滚滚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东西要淹没了……”
“铁锁连环,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将士们不熟悉战船的问题。”郭嘉也点点头说道:“但这不重点,重点在于,我军没必要现在就攻打江东……”
“如果敌军采用火攻呢?”公孙续突然睁开眼睛问道:“我军战船全部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那岂不是会全军覆没。”
“这,主公是太夸张了吧。”庞统不解的问道:“我军数十万将士,营地外围斥候无数,即使是距离我军水寨的江面十几里外也有巡逻船只,敢问主公,敌军如何火攻呢?我敢断定,战事一起,敌军连靠近我军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用什么火攻了,渡江过后,江东军岂能阻拦我军,主公,属下……”
公孙续摆摆手,示意众人都不要说话,他似乎是在考虑什么问题,良久,公孙续看着贾诩问道:“文和,你一直没有发言,你怎么说看?”
“我赞同奉孝那句话,我们,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决战……”贾诩睁开半眯着的眼睛说了这句话后就闭上了嘴巴,众人本以为他会来个长篇大论,但贾诩又继续眯上了眼睛。
“这就对了……”公孙续点点头说道:“我们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决战,你们中很多人都想趁此渡江拿下江东,都想与江东军来场决战,其实,江东那边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也想趁此机会翻盘。徐荣、颜良、赵云三人接连写信给我劝我暂时罢兵休整,他们也将河套、西凉、颍川等地的情况汇报给我了,我军虽然已经打到了长江边上,但是,攻打江东真的就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吗?不是,绝对不是。中原百姓遭受战火摧残多年,我占据兖州、豫州等地为的是什么,是要得到一个破败的天下吗?当然不是,如果我们现在攻打江东,之前囤积的粮草恐怕都会被挥霍一空,战事过后恐怕还有很多需要花费钱粮的地方,到时候我军拿不出那么多钱粮的话,那可就麻烦了。士元,我懂你们的求战之心,但是,你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这个问题,我决定,暂时屯兵长江北岸,不会渡江攻打江东。”
“主公英明……”众人听出公孙续心意已决的意思,即使是庞统这些主战的部下,这时候也都得跪下来领命,不过,公孙续并没有把话说死,他只是说暂时屯兵长江北岸,也就是说,攻打江东肯定是势在必行,只是现在时机并不合适,要先解决了其他事情再渡江,张飞等人都在等待公孙续的下一个命令……
第935章 裁军之策(一)
长江南岸,孙策站在江边远眺前方,滚滚长江之水奔腾而来,又顺流而下一去不复返,即使是隔着这么远,孙策还能依稀看到对岸的情况。
“伯符,回去吧。”周瑜走上来劝道:“没办法了,这场战事的主动权不在我们手上,我们又没有主动开战的资本,除非他们打过来,否则,我们就只能这样等着。”
“如果大兄确定不进攻的话,我们,还有机会吗?”孙策依旧保持着远眺的姿势,眼中更是充满着迷茫,他缓缓开口说道:“我们集结江东所有兵力物力,再加上刘备的实力,这才有了与大兄一决生死的资本啊……”
“如果他们不攻,我们连翻盘的可能都没有。”周瑜苦笑道:“论实力,轮底蕴,论发展,江对岸都远远超过我们,我们唯一的翻盘机会就是趁着大将军占领荆州之后一举渡江作战,可是,我们都小瞧大将军了。你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敌人最可怕,今生遇到大将军这样的对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可也有一大悲剧,大将军用兵,正奇结合,稳中求胜,他走的每一步都是算计好的,一环扣一环,我们想要反抗,就必须得趁着他稍稍失算的那一会,可惜的是,他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那件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孙策点点头说道:“只要过个两三年,对岸的军队再大举渡江作战的时候,我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必须要趁早铺好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