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厚甲的建虏并没有首先攻城,而是在底下扶住云梯,由后面跟上的穿轻便皮甲的建虏攀登云梯。
守城的人,不管是士卒,还是民壮,都知道不能让建虏爬上来,火力就集中到了云梯边。穿着轻甲的建虏往往爬到一半,不是被砸,就是被射中,掉落了下去。
左应选看着眼前这段城墙应该无事,但现在全城四角都受到了攻击,不知道别处如何,有点担心。
于是,不再在箭楼待着,开始沿着城墙,一边巡视一边大声鼓劲。身后跟着的衙役大声重复县尊的话,使县尊的话能在这喊杀声中传到所有人的耳中。
“不要慌,狠狠地打建虏。”
“你们身后就是父母妻儿,他们都是靠你们护着的。”
“谁要是为昌黎战死,家里的老父老母,由本县来送终,年幼子女由本县抚养。”
“……”
沿途听到左应选话的守城兵卒、民壮,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又知自己没有退路,因此也不用军纪约束,努力杀敌。
一些特别勇敢强壮的兵壮,就搬起礌石瞄准了云梯砸,几下就能砸坏云梯,让建虏上不了城。
这时候,东边的天色已经露出鱼肚白,亮光开始打破黑暗的垄断。
守备石国柱也在巡视,碰上了县令左应选。他大声汇报了下自己看到的情况,和左应选这边的情景基本差不多,都守住了。
正在攻城战中,两人也没多少交流,又各自巡视开了。
城下的建虏已开始用弓箭反击城墙上了,但数量不多。在被射伤几个兵壮之后,手持远程武器的人就找上了他们。
城墙上的弓箭和火枪土枪胜在量多,而底下射箭的建虏则是胜在精准,因此,双方基本各有伤亡,谁也没有压制住谁。
当城墙上有伤亡出现的时候,一些没见过血的民壮初始有了恐惧,但随即就记起县尊的话,咬牙坚持着,不为别人,为家人,也不能退缩。
天色已大亮,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看自己这边因为准备不足,基本就没人能攻上城头。带来的七十余架云梯也折损的差不多了,大批建虏拥在城墙被动挨打。无奈之下,只好鸣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