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页

燕国,经不起再一场内乱。平息令狐潮的政治风潮,因为与赵国之战的大胜已经完全平复,如果再来一次同样的政变,燕国如何才能缓过气来?

要争权不假,但宁则诚同样也明白,他也好,周渊也好,说起来都是依附在大燕这棵大树之上的,如果树要倒了,他们这些附在树上的藤蔓焉会有好下场?

燕翎卫侦骑四出,而周渊也已经封闭九门,军队也开始在调动,作着最后的准备。此时此刻的两人,根本顾不得上朝了,王宫中的那一位,此时此刻,在他们心中,根本就不重要了。

“大人,荀大夫来访!”家人的禀报让宁则诚一呆,这个时候,荀修怎么会过来?相信到了这个时候,叶天南他们都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请!”宁则诚吐出了一个字。

荀修站在宁则诚面前,看着这个他眼中的晚辈,心中暗叹一声,一代新人换旧人,这位以前在他眼中表现并不怎样的御史大夫,燕翎卫的掌控者这一次给他好好地上了一课。

“宁大人!”荀修抱拳,向宁则诚深深一揖,“佩服,这一次,我们输得口服心服。”

宁则诚瞳收缩,恼羞成怒的敌人不可怕,而冷静而敢于认输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到了现在,他们与叶天南之间,已经不可能是朋友了。

“荀大人,请坐,上茶!”

一撩袍子,荀修坐在了宁则诚的下首,“宁大人,叶相让我带来几句话,不知大人想不想听?”

“荀大人请讲!”宁则诚欠了欠身子。

“我们都坐在大燕这艘大船上,不论是你们,还是叶相,都不想这艘船上沉了是不是?”

“当然。”

“所以,叶相认输,他退出了,他将辞去国相,回到琅琊郡去,燕国,从此就交给你与周大人了。”荀修淡淡地道。

“叶相退出了?”宁则诚有些惊讶,在他看来,叶天南是那种百折不挠的人,换句话说,也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家伙。

“是。”荀修道:“眼下燕国挟胜赵国之势,征伐东胡,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东胡一灭,大燕才会在这片大地上,有说话的资格,叶相不想大好形式毁于一旦,所以,他退出。过了这段日子,他便回琅琊去。”

宁则诚沉默半晌,“那高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