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李铮不由叹息。

荀攸淡然一笑,道:“意料之中罢了。在西凉这片土地上,朝廷耗费了太多的钱粮,这几年烽烟不断,着实让朝廷难以为继。韩遂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服软投降。但对于韩遂此贼,朝廷又怎么会放心?所以就必须要有制衡,眼下就两个选择——董卓和主公!”

“董卓尾大不掉,朝廷早有猜忌,想方设法要削他兵权,又怎么会让他处于这种位置呢?不是给他发展壮大的土壤吗?”

“所以只有主公,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在朝廷的眼中,其一,主公手下没有太多的军队,暂时不会让人忌惮。其二,主公自出道以来,一直与韩遂作对,可谓仇深似海。其三,朝中必然有为主公说话者,比如傅南容!其四,不论是韩遂的官职压制主公,还是主公的官职压制韩遂,矛盾必然会存在,定不会和平相处。”

“综上,主公自然是制衡韩遂的最佳人选。”

听了荀攸的分析,李铮不由连连点头。

“如此这般的话,由我来制衡韩遂,那么董卓必将会被调任他出喽?”李铮想了想,道。

“的确如此。”荀攸笑了,答道:“臣下先前恭送天使的时候,打听到一个消息——天子下令让董卓将兵权移交皇甫义真,征其为少府!”

李铮没想到,荀攸竟然如此缜密,连这点都打听到了。

“少府,这是个什么官职?”李铮问道。

“九卿之一,掌管宫中御衣、宝货、珍膳以及盐铁、铸币、管卡税收等。也算位高权重。不过对于董卓这种有野心的人而言,这个职位,却如敝履。”

李铮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这年头,汉室倾颓,天下将乱,手里有兵权,才是最大的依仗。其他什么官职,乃至于三公,若要以削掉兵权为前提,聪明人绝不愿意。

董卓,一定是个聪明人。

“公达以为,董卓会怎么做?”李铮饶有兴致的问道。

“推拒、拖延。”荀攸断然道:“若事不可为,仍然要交出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