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然笑了,道:“将军才思敏捷,老朽佩服!既然将军有这个打算,那么我等愿意支持将军,将军所需的一干资财粮饷,老朽等人一力担保!将军要如何做,我等不过问,只盼将军得了朝廷封赏,不要忘了灵州父老。”
李伯然身旁的胖子闻言,脸上不由一急,却被李伯然眼神阻止了。
“哈哈……”
这李伯然竟然有这般威望,果然不是一般人!李铮暗暗记在心里,长笑一声,起身对在场诸人作了一揖,最后目光落在李伯然身上,道:“老先生放心,在下一诺千金,决不食言!”
第二十七章 忆段将军
事情到这里,在座的双方基本上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已经算是告一段落。
将李伯然等人送出县衙,李铮回到屋里,跪坐了下来。
对于他们承诺粮饷资财,李铮并不在意,有或者没有,多或者少,都不打紧。李铮在意的是,李伯然那句“将军要如何做,我等不过问”。
有这句话在,李铮才好放手施为,以便迅速掌握灵州。若是没有这个承诺,灵州本地的豪强暗中动手脚,到时候免不了刀兵相向。虽然李铮不怕,但现在起事之初,能避免则避免。再则,这灵州城说到底,还是这些人支撑着,没有这些人,灵州基本上就是一片废墟,要来也无用了。
第二天,陆陆续续就有不少读书人前来县衙应聘属吏。李铮非常高兴,论才能予以分配职务,至于其他的旁枝末节,就由周林负责。
这些前来应聘属吏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寒门子弟。寒门子弟这个称谓,不单单是因为他们的出身,其实还包含了文化程度。
这个时代,华夏文明的精华基本被世家大族把持垄断,如郭嘉、戏志才这般寒门高人,那是凤毛麟角。真正出人才的,还真要数世家大族。
更何况这区区边塞之地的灵州小县?这些寒门子弟,经过一番考核问询,大约也就只能充当县衙属吏,真正的人才,一个都没有。
不过除了这些寒门子弟,其中也有两三个有那么点意思,仔细一问,却都是李伯然的弟子。
在李铮原本的打算中,其实就没想从灵州的豪强大户中淘选人才。
势力崛起之初,李铮觉得,还是保持纯粹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