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页

雷廷昌是个好学之人,痴迷建筑技法,早年间也听父亲说起过西洋建筑,圆明园中也有雷家前代人物仿照西洋建筑建盖的房屋,但细微之处仍是脱不了中式的技法,听了之后,便打定主意到上海去看看,当下谢了一回。

杏贞看着这新建好的咸安宫学馆,心中很是欣喜,咸丰听从她的建议,在宫里修建了新的学馆,想来不久之后便可开始给勋贵子嗣们授课,只是如何劝说咸丰学习西学需要费些脑筋了。

正在看着的时候,只见李莲英大喘气的跑了进来,拜倒在地,喘着粗气,急道:“启禀主子,大沽口肃大人八百里急报已经到了礼部,今早洋人回复,愿意在大沽口同恭王爷商谈会面了。”

杏贞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被她赌对了,英法的确没有准备好全面战争的准备,至少在看似外交手段能解决争端之前,英法还不至于调集庞大的远征军发动战争。

杏贞马上命李莲英去将恭亲王招来,一旦英法答应谈判,恭亲王就要准备动身前往大沽口,她还需要向奕言斤做些交代。但跟着杏贞想起咸丰来信的交代,对于英法谈判,咸丰要求一边不失国体,一边又要能安抚住英法两国。咸丰来信的交待,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自己又不能亲自出面和两国使节谈判,可是有些为难了恭亲王,假若不交待一二,只怕事情还是会办砸的。

第四百一十九章 步步上位

此次夷人北上谈判,咸丰把宝押在了奕訢身上,而杏贞在咸丰眼中则是将她视为心腹之人看待,夷务不决问懿贵妃,其实也是咸丰给奕訢和肃顺上的一道紧箍咒,因为他几次来信给杏贞,都反复交代不要丢失了上国的体面,他也相信杏贞会时刻提醒两位重臣该做什么,怎么做。可惜咸丰却没想到,他的这位枕边人并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

其实杏贞也可以完全按着咸丰的意思来办,什么主意也不出,只将咸丰的底限告诉奕訢和肃顺便可,这样做杏贞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杏贞却不愿如此,她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她想让奕訢和肃顺都看到她的能力,一个女人要想掌权除了要斗到政敌之外,还得显露出非凡的智慧和实力才行,就如同她将储秀宫上下收拾得如同铁桶一般。

杏贞的上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的走到今天。首先获得咸丰的宠信,借着慢慢开始伴驾阅折,让咸丰在处理政事的时候渐渐离不开她,同时她也学着如何处理国政。然后生下咸丰目前为止唯一的阿哥,母凭子贵得以晋封贵妃,结好皇后和皇贵太妃。巩固储秀宫的势力,让储秀宫上下都死心塌地的跟随,这些都是杏贞的魅力和手段。

现在借着徐佳氏谋害案的发作,杏贞继续扩大她在宫中的势力,因为她有咸丰给她的尚方宝剑。徐佳氏藏红花案发作之后,杏贞第一时间便八百里加急向远在承德的咸丰和皇后钮钴禄氏禀报了此事,咸丰和皇后自然大怒,咸丰下旨让杏贞彻查此事。虽然藏红花案的主犯畏罪自杀,但杏贞却借此机会铲除了不少宫中的异己,同时培植自己的羽翼,甚至太医院等要害部门都有了杏贞的人,太医院黄靖辞院判便是其中一个。

宫中除了皇后已无敌手的杏贞,现在打算借着夷务趁胜追击。之前肃顺借着银库大案扩大他的影响力,打压恭亲王和其他朝中势力,杏贞也可以这么做。但杏贞是宫中妃子,她并不能直接出面,她需要代言人,无疑奕訢便是最好的人选。

不过奕訢和杏贞的关系始终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所以杏贞要在奕訢赶赴大沽口之前再见他一面。

很快奕訢到来,杏贞在储秀宫内见到了他。屋内只有奕訢和杏贞两人,虽然隔着屏风,但袅袅的檀香烟色却说不出的暧昧,奕訢有些局促起来。

叶赫那拉·杏贞出身并不好,却能在宫中众多妃子中脱颖而出,得到咸丰的宠信,除了杏贞的手段和智谋之外,她的容貌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或许看到后世慈禧留下来的黑白老照片,世人会觉得慈禧很难看,就像个老妖婆一样,但就黑白照片的失真程度来说,那些照片说明不了什么,更何况那时候的慈禧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再美的女人也挡不住岁月的摧残,否则也没有人老珠黄一说了。不管如何,此时的杏贞年仅二十多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纪,奕訢之前也见过杏贞,她的美貌的确很出众,加上她那独特的气质,奕訢的心中的确有些绮念。

她是你的皇嫂!奕訢最终还是提醒着自己,暗自收敛心神,正襟危坐起来。

“六爷此去大沽口可有成算?”奕訢还没想好如何开口,反倒是杏贞先开口了,而且没有什么多余的话,直奔主题而去,足见杏贞行事的干练和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