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作为雇佣军的太平军北部兵团以战争结束、雇佣关系完结为由,拒绝从庙街、库页岛撤军。这让英法两国公使大为恼火,但太平军占据着法理上的优势,第一就是雇佣合约中的确有战争结束,雇佣关系随即结束的条款,并且约定在交战双方谈判时,雇佣方不在作为作战部队担负联军的任何作战责任。也就是说,战争结束之后,太平军不再受联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的指挥。第二就是庙街和库页岛在当时还算是满清的地盘,太平军作为叛军占领本国领土在外交保持中立的英法面前毫无理亏的地方,就是连俄国公使也没有理直气壮要求太平军撤出这两个地方,原因就是满清和俄国的合法条约还要追溯到康熙年间的《尼布楚条约》,条约中明确了庙街和库页岛还是中国的。
在法理和军事上都占了先机的西殿太平军自然就占据了上风,同时在鞑靼海峡封冻期前,太平军的商船补给船队就给那边的部队送去了足够三个多月的补给,并且在库页岛、箱馆、长崎、上海等地建立起了海上商道,来回赚取的钱财足够支付北边部队的给养。在解决了补给问题之后,太平军就更加不想从庙街和库页岛撤退了。
太平军出现在东北,直接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咸丰暂停从东北抽调黑龙江马队南下的差事,反而将一部分察哈尔马队和蒙古马队调往东北进行防备,他也怕太平军抄了他满清龙兴之地的后路。
结果就是大批清军涌入东北,东北之地的俄国人开始惊恐,他们顺着黑龙江沿岸秘密建立的补给点、哨所、临时码头开始显露在满清军队面前。此前黑龙江将军奕格就曾经上奏,说罗刹国经常通过黑龙江运兵东去,当时满清朝廷忙着应付太平天国,也无暇细探,随着东北有了长毛之后,东北的清军也就不敢睡觉了。当他们醒来时发现,原来黑龙江以北的土地上,罗刹人居然建了那么多的城镇、兵站、哨所、码头等等。
奕格也看出事情的严重,不但长毛可能威胁到满清的东北之地,就连老毛子也开始打这里的注意,而非先前朝廷所想的罗刹人只是借黑龙江过兵。
于是东北的清军动了起来,奕格被免了职司,另一位宗室重臣奕山接任黑龙江将军。在东北之地,满清、俄国和太平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对峙场面。
太平军不撤出庙街和库页岛,英法和俄国在远东地区的谈判居然比巴黎和会还要艰难。俄国公使图日科夫坚持说庙街和库页岛是英法联军攻陷的,应当归还俄国。英法公使有苦说不出,其实三方都知道其中的原因,俄国公使却死死咬住这点,要求英法在远东的条约上让步。所以英法在这种情况下,在广州开始支持满清,就是给西王施加压力。
西王却暂时没有理会这个压力,他现在正全力和东王周旋着……
第四百零二章 祸水东引
天京东王府东王书房之内,东王杨秀清一身常服,一头长发披散在脑后,只用根丝绦略略一束。此时他正烦躁不安的走来走去,殿上几名心腹东殿将官都不敢入座,都站着望向东王。他们许久没见到东王如此失态的暴怒不安了,就是去岁兵败南昌也没见东王如此模样。
已经是十二月的天气,天京城内外冬雨绵绵,清冷得个透彻,但更让人觉得发寒的是东王那张阴冷的脸庞。陈承瑢稍稍挪动了一下僵直的身子,斜眼望了望秦日刚、杨辅清、曾水源等人,只见屋内几个重要人物都是默然不语。
杨秀清负手走了几步忽然站定,在案几边拿起一只钧窑出品的粉彩茶碗大大的喝了一口,跟着紧绷的脸庞一抽,狠狠的把茶碗摔在地上。殿上众人都是打了个寒颤,杨秀清怒气冲冲的喝道:“说话!你们倒是说话啊!西殿要是反了,你们敢战否?!”
无人吭声,杨秀清望着陈承瑢怒道:“顶天侯,你说!”
陈承瑢没想到杨秀清会直接点他的名,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属下觉着西王应无反意吧……”
杨秀清大怒:“奉召不回京,抗拒天兵入苏褔省,擅改天京法令,与洋人暗通曲款,天京令不行苏福,这些还不是谋反是什么?”
陈承瑢小心的措辞道:“殿下,苏福新政乃是天京之令,苏褔省行事虽然多有荒悖,但治下百姓军民还是安居乐业的。和洋人通商也是必须的,咱们需要洋兄弟的火器药子。至于奉召不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