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带着陈到、关平以及他的亲随离开江州后。便派人去阆中。秘密调遣东州兵到犍为郡,除此之外,李严更是派出十多位使者。去联络在益州分散的东州兵旧部,在他看来,这是东州兵再次崛起的一个绝佳的机会,而且东州兵复仇的机会也终于到来了。
另一方面,严颜带着冷胜以及几名亲随于昨晚就离开了江州,直奔白水县。
白水县隶属益州广汉郡治下,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因境内有白水而得名,更是秦、陇通向蜀地的交通要道。
白水又名羌水,其沿河流域生活的都是一些羌人、氐人等少数民族,汉人虽然也在这一地域生活,但相对来说人口较少。所以,白水县也是一个羌、氐、汉杂居的地域,加上近年来也有不少胡人为了躲避凉州战乱而迁徙到此地,此地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冷苞是张任的左膀右臂,冷氏也是川中大族,在整个益州也颇有声望,而冷苞本人,更是整个冷氏的骄傲,骁勇善战、武艺过人,非常被张任所器重。正因为如此,张任不仅让冷苞当了白水都督,还推荐他当了广汉郡的太守。
但是,冷苞似乎也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带兵打仗可以,治理地方却并不是他的强项,所以便果断的拒绝了张任的推荐,反而推荐治理地方非常有能力的庞羲出任广汉郡太守一职,自己只全心全意的当白水都督。
白水因为其地域的重要性,又是秦、陇入蜀的必经之地,所以是军事要地,更依山傍险,建立层层关隘,大大小小的关隘有七八十个,但总体来说,最为知名的也是最为要紧的关隘只有三个,分别是白水关、葭萌关、剑门关。
三关当中,最为险要的当属葭萌关,此关是入蜀的重要交通要道,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都是扼守入蜀的门户。
冷苞出任白水都督以来,从来没有进过白水县城,一直率部驻守在葭萌关,若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白水关在葭萌关北边,剑门关在葭萌关南边,葭萌关位于三关正中,无论白水关,还是剑门关出事了,身在葭萌关都可以往来救援,而且在三关中间更有层层小关,也可以阻挡敌军的进攻。
近年来,位于汉中的张鲁逐渐强盛,其部下都是信奉五斗米道的教徒,相信什么刀枪不入,打起仗来从来不畏死,白水作为连同汉中和蜀地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张鲁经常攻击的重点。
白水关是一座以水而建立的关城,关城小且容不下大军,一旦面临攻击,时常会被攻下。张鲁曾多次试图入蜀,虽然时常攻下白水关,但却始终攻不下葭萌关,最后只能悻悻而回,这也与驻守葭萌关的冷苞有极大的关系。
久而久之,冷苞便逐渐废弃了白水关,只是把白水关作为一个前哨来使用,只派遣少数兵力驻守,一旦遭遇攻击,便退入葭萌关内,然后据险而守,又实行坚壁清野的作战方针,所以每次张鲁的军队一来,都得不到什么好处,也进不了蜀地,最后只能退回汉中。
多年来,刘璋和张鲁的关系愈演愈烈,战争也发生的越发频繁了,川军虽多,但战斗力却一直都不敢恭维,这其中的缘故,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释的清楚的。但是在所有的益州军队里,除了严颜的江州兵,李严的东州兵之外,就数冷苞的白水兵是战斗力最强的了。
白水兵是冷苞一手带起来的,军队里面以民风彪悍、骁勇善战的羌人、氐人为主,汉人只占极少数部分,冷苞部下的四员战将里,更全部都是羌人,这样的一支军队,反而时常被张任的部下取笑为杂牌军中的杂牌军。
但就是这样的一支羌、氐、汉等民族混编的军队,却守御了蜀地的门户,这也成为张任为什么倚重冷苞的原因之一。
冷苞虽然常年带兵在外,但是家人都在成都,每年只回家两次,说起来,这也并不是冷苞不愿意把家眷带在身边,而是不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