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但当维比奇纳斯骑兵越过他们视界时,有两个百人队的兵士意志不够坚定,放弃了结阵,跟着骑兵一起乱糟糟地跑,遭到了事先埋伏在某处沙丘背面,大约二十辆战车的横冲直撞,许多兵士头朝下栽倒在河床上的泥地里,在加拉曼贴司人的碾压和射击下,非死即伤。

关键时刻,无名山上的骑兵炮及时打出了一波石弹,干扰了敌方战车的运动,随后李必达将出击命令下达,两个辅助大队在弓箭的掩护下,冲下了山坡,这让加拉曼贴司人不敢再扩大战果,许多人跟着战车,转身退去,脱离了战场。

这场正面战,可以说双方两败俱伤,但单就海布里达的千人大队来说无疑是失利,那两个百人队都战死了一半以上的人员,一个百夫长战殁,一个受伤——李必达将那个受伤的一撸到底,罚为普通兵士,原因不该从海布里达身上找,而是这位百夫长在临阵作战时,忘记了平日反复提及的操典教条,即在敌人的骑兵或战车前,要永远冷静地布阵应战,而不是忙着一团糟地撤退。

“让提图斯·波罗接班当百夫长,在军队作战里,职务浮沉是常事。”李必达对旁边的安东尼说到。

“那么,请告诉我,您在这场战斗里观摩到了什么?”安东尼在接过人事命令后(这些理论上都归军事护民官管理),问到。

“对方的战车不亚于战马,我们必须有效利用地形,和步骑合理的战术,深入到加拉曼贴司人的领地击败他们。”李必达的回答,大约是成竹在胸,但是具体话语却是套话,这让安东尼耸耸肩膀,说能否说的更加详细清晰点。

“你先说,你带着骑兵附属大队,让杜松维耶辅佐下的话,三天能不能前行一千斯塔狄亚?”

“维比奇纳斯人是优秀的骑兵,但还不是顶尖的,一千有些力有未逮,八百还是没有问题的。”安东尼肯定地回答。

那也行!

李必达的规划是这样的:步兵在辅助大队与骑兵炮的掩护下,在无名山的干涸河床下筑起壁垒,牵制监视住正面的加拉曼贴司人,而后安东尼、杜松维耶这两位老搭档,再度率一千名维比奇纳斯骑兵长途迂回奔袭,抄敌人的巢穴——“找些埃西欧人当向导,他们很多族人被掳掠过去充当矿工与农田奴隶,只要进入加拉曼贴司王国,我们就可以大展拳脚,解放被奴役的埃西欧人,破坏对方的庄稼和村庄,蹂躏、破坏!”——这样,敌军就陷于难堪的境地,如果他们放任不管,安东尼就在尽情破坏后,再折返遮断他们的归路;如果他们回军救援,我就领着主力出垒追击,争取在某个有利地形包围歼灭对方。

佩特涅乌斯等人想想,似乎总司令官的计划也没任何不妥当的地方,便集体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罗马人就在加拉曼贴司军的对面,开始挖掘壕沟,筑起营垒,而加拉曼贴司人果然上当,他们也将战车和辎重车列成营地,先是绕着营地挖起浅斜坡沟,再向车辆推进去,将轮子埋好,并拴上石头,并在车厢上支起皮革帐篷,来防止偷袭与纵火。

入夜后,李必达很兴奋地让安东尼悄悄带着骑兵进发,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但到了次日晌午时分,安东尼却带着所有骑兵疲累不堪地回来了,简直让李必达大失所望,“这些高卢人,在奔袭的途中全部都出现了中暑的症状,而且周围十个罗马里我也找不到任何水源,情况比当初在泰丰邪神鼻孔处恶劣多了,我身为安东后裔的直觉告诉我,必须在队伍自动崩坏前,将他们给撤回来。”

李必达一副无色脸的模样,不过也觉得安东尼的谨慎是有道理的,现在这些维比奇纳斯人白白跑出去绕了圈,这些来自高卢地区的体毛和鼻孔完全受不了这种酷暑季节沙漠里的灼热,很多人开始在营地里呕吐,打摆子,随队的来自埃及的巫医是束手无策,只能偷偷来告诉李必达,劝他在病情扩散前,将这些人给送出去,一旦出现死者的话,苍蝇闻味而至,那么整个军队就会疫情蔓延,遇到毁灭的危险。

“谁都别想碰我的兵士!”杜松维耶还未表态,马可·安东尼就先把那巫医的衣领给抓住,愤怒地喊叫道,“如果你无法医治好的话,那就找能治好的人来,若是找寻不到,就先把你丢在无人的沙漠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