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页

正在曹丕、孙权心中感叹“活着真好!”的时候。忽然大营之中一阵鼓响,营中吴、魏两军旗帜皆倒,竖起了汉龙旗。一彪人马从营中杀出,为首一将坐骑白象,身披紫金麒麟铠,腰悬倚天剑,正是南烨。典韦、周仓、郭嘉、庞统、马云騄、花蓓等将簇拥周围。

南烨拔剑指向曹丕、孙权道:“我在此恭候多时矣!你等还不下马受降!”

孙权、曹丕一见南烨在此便知中计,看来南烨要么没去监造霹雳车,要么就是连夜而回抄了自家大营。不论何种情况,孙权、曹丕也不敢与南烨一战,吓的拨马便跑。好在此山中地形复杂,小路不少,就算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吴、魏两军还不至于无路可逃。

虽说山间有路,可也不是什么宽敞大路,吴、魏两军纵然分兵而走,还是堵塞了小路,不少士卒皆因互相践踏而死。曹丕、孙权倒是因为马快在前逃得一命,可是后军皆因小路堵死而不得过,南烨命人一劝降,无处可逃的吴、魏士卒便都跪地而降。

南烨收拢败军之后分兵而进,各路人马跨过边界直入幽州。孙权、曹丕所率大军全部葬送,哪里还有兵力防守幽州?于是二人一路败退,孙权领兵过辽东退入高句丽、三韩之地。曹丕退入鲜卑、乌桓。南烨兵进幽州占领辽东,自此中原之地皆为南烨所有。如果不算鲜卑、乌桓、匈奴、高句丽、三韩等灭国新增之地,南烨就算是一统天下了。

后记 汉魏吴三国称臣 平天下白日飞升(1)

南烨国师平吴、驱魏的消息在报纸的宣传下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天下。各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只要不打仗,吃饱饭,日子越来越好,谁做皇帝都无所谓。

虽然有人建议南烨宜将乘勇追穷寇,继续剿讨孙权、曹丕。可是南烨却另有打算,并未打出国门,而是选择班师回交州。既然南烨做出决定,麾下众将也无话可说,毕竟南烨早已确立了一言九鼎的权威。

交州百姓得知南烨回军,争相出城相迎,场面热闹非凡。天子刘懿也引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父亲,当然在外人看来,这是天子倚重国师的表现。

南烨回到交州先是封赏百官,犒赏士卒,而后便是回家与蔡琰、貂蝉等一众妻儿团聚。如今天下平定,南烨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不过他并没想到,有数名死士混在降卒之中一同回了交州。

司马白在交州已经潜伏了很久,由于她怕露出破绽,所以加入女兵营时并未说自己有武艺在身。如此一来也就没有被选入马云騄、花蓓统领的亲卫营,反而凭借姣好的面容成了一个文艺兵,整日与小乔学习歌舞、戏曲、话剧等等。

从小接受死士训练的司马白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还能像普通女子一样修习歌舞女红,过上安宁平静的日子。初时她心中还想着寻南烨报家仇,可是渐渐报仇的心思就淡了。一是因为她已经爱上了现在的生活,不愿再去做一个死士。二是因为她每日耳闻目见皆是南烨国师如何如何英勇,如何如何不凡,包括那些戏曲唱的,话剧演的也都是南烨的丰功伟绩。

司马白并不知道,她修习表演戏曲、话剧都是南烨所编,除了有丰富娱乐的作用之外,也是为了宣传和鼓舞士气。正因如此,剧中的正面形象当然是南烨,反面形象自然是南烨的敌人,司马白的家族也在反面人物之中。久而久之,司马白便觉得南烨国师虽然杀害了自己的家人,可却是为了天下百姓,并没有做错什么。

正当司马白想要淡忘仇恨,开始自己新生活的时候,南烨战胜曹丕、孙权,斩杀司马懿的消息传回了交州。这让司马白的心又纠结起来,毕竟司马懿对她有救命之恩,她也不知该不该为亲人和恩人报仇。

一连数日,司马白都在焦虑中渡过。这日夜里,一阵敲门声惊动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司马白。她穿衣起身来到门口问道:“门外何人?”

“司马白统领,我是司马忠!”门外响起一个低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