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烨闻言吩咐众将依计而行,他领典韦、周仓和众亲卫先行一步,混入永昌城中。赵云、徐庶则领三万藤甲兵在外围城。
永昌太守名为王伉,他见大军围城急忙召来功曹吕凯商议对策。吕凯,字季平,永昌不韦人,长得长眉细目,三缕短髯,他与王伉一文一武驻守永昌多年,不曾有过差池。
吕凯一到堂上,便见王伉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于是眉头一皱出言道:“太守莫要惊慌!如今蛮兵围城,士卒百姓已然慌乱不堪,若是我等自乱阵脚,此城不攻可破矣!”
王伉一见智囊吕凯到了,顿时如遇救星,开口问计道:“季平来的正好!此次蛮兵突至,我等该如何应对?”
吕凯笑道:“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城中有两万精兵,箭矢、粮草不缺,又何惧城外三万蛮兵?蛮兵虽然勇悍,可是不通战阵,军纪涣散,久攻不下必然士气衰落,不战自退。”
王伉听吕凯说的轻松,心中稍安,点头道:“季平所言极是!我等有城防之利,纵然人马略少也该不惧蛮兵。只是不知此次蛮人因何作乱?为何声势如此浩大?”
吕凯皱眉道:“此事我略有耳闻。前些时候,祝融洞董斟大败银坑洞孟获,一统南中各部。而后便有四郡官吏假传刘益州之命,令董斟进献黑狗、玛瑙、斲木等物,且数量巨大。董斟无力贡献,这才起兵反叛,南中三十六寨、七十二洞尽皆响应,才有今日声势。”
王伉闻言怒道:“这群贪官污吏,只知中饱私囊。他们欺压南中蛮汉百姓,我等却遭无妄之灾。若让我查出是何人假传号令,定然要在刘益州面前告他一状。”
吕凯闻言苦笑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太守就算上告,恐怕也是无用。刘季玉昏庸无能,懦弱多疑,用人唯亲,远不如先主。若无刘季玉纵容,那些贪官又岂敢胡乱征收,以致民变?太守与其上告得罪一群小人丢了官职,还不如暂且隐忍,保我永昌一方百姓。”
王伉叹了口气道:“唉~季平所言我又岂能不知。如今天下大乱,我主又如此无能,益州之地迟早要被他人所得,也不知那时我等又该如何是好?”
吕凯道:“此时多想也是无用,我等还是快些整顿城防为妙。”
二人说罢来到城上,只见城下旌旗飘扬,数万蛮兵分三面围城,留出北门,分明是围三阙一之法。王伉见状笑道:“这些蛮人何时懂得用计了?”
吕凯眉头紧蹙道:“太守不可大意,那董斟本是汉人入赘蛮洞,不是寻常蛮人可比。我观城下军阵井然有序,鸦雀无声,全然不像蛮兵队伍,此战恐怕胜之不易。太守若能好言劝退这些蛮兵最佳。”
王伉闻言点了点头,问城头一个守城副将道:“城下何人统兵?可是那董斟?”
副将摇头道:“城下不知何人统领,帅旗写的是一‘王’字。”
王伉一听还是本家,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来到城头高声喊话道:“我乃永昌太守王伉,城下是哪位元帅统兵?恳请出马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