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答道:“他既被认为皇叔,我以天子之诏令之,他必不敢不服。况且我可以近君之名留其在天子身边,实在我掌握之内,何足惧哉?”
一行人来到府衙入座,刘协便问南烨道:“朕欲在东都复位,不知法师重建洛阳之事如何?”
南烨就算钱多也不会任由刘协挥霍,便道:“如今洛阳在孟德治下,臣不好越庖代俎,此事陛下找孟德商议才是。”
刘协又问曹操。曹操听南烨话中之意是将刘协让给自己十分欢喜,可是同样不愿浪费钱粮在洛阳,便道:“东都荒废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转运粮食艰辛。许都地近鲁阳,城郭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用。臣敢请陛下驾幸许都,愿陛下从之。”
此时刘协能够重新登基复位已然是万千之喜,至于建都哪里倒在其次。再说他也不敢不从,董承等人更不敢有异议。于是便商议起迁都许昌之事。
众人正在商议,便有军卒来报:“江东孙伯符引兵到了城下,欲要入城求见陛下。”
曹操、南烨闻言都吃了一惊,刘协见二人神情有异,更如惊弓之鸟一般问道:“这孙伯符是何人?为何引兵而来?”
南烨道:“陛下不用惊慌,孙伯符乃是乌程侯孙坚之子,名为孙策。此次与我等一同出兵讨伐袁术反贼,攻取寿春、庐江等地,与臣同斩袁耀、纪灵等人功劳不小,此来定是为了保驾。”
刘协听南烨表孙策之功这才放下心来,却不知曹操脸色为何难看。曹操何等精明,一猜便知孙策来意,若非自己提前一步攻占了下邳,孙策恐怕就要与自己动手了。不过此时他却不得不将孙策请入待为上宾。
曹操所料一点不错,孙策之所以来的这么快,就是因为南烨前脚刚走,曹操求粮的书信便到了。孙策、周瑜一见书信得知曹操缺粮当时便后悔起来,觉得应该趁机攻打曹操尽取徐州之地才对,所以立刻起兵前来下邳。若是曹操再晚一步得城,两军必在城下一场激战。
孙策来到下邳见曹操已经取得城池,后悔也没用了,只能以礼相见。曹操见了孙策心中暗自庆幸,更加感激南烨相助破城。二人表面客气了一番,心中却都有了提防。
刘协知孙策讨贼有功,加封孙策为右将军、吴侯。又封曹操为车骑将军,司隶校尉、武平侯。至于南烨已然官至极品封无可封,刘协便想加封一个太师的荣誉称号。南烨觉得董卓就自封太师不太好听,便让刘协改封国师,承认科学大道为国教。
众人得了封赏之后便是一系列的利益分配问题。曹操、孙策在南烨的担保下以下邳为界分治徐州签订盟约。曹操此战得到了徐州的大半领土,孙策则得到了袁术的扬州之地和徐州南部,可谓皆大欢喜。
南烨这个保人也不是白当,从孙策、曹操那里分得了降卒六万,辎重、粮草无数,还有三十余万袁术治下百姓跟随南烨回了交州。
孙策自回扬州不提,只说曹操迎接刘协到了许昌重新登基。盖造宫室殿宇,设立宗庙社稷,修葺城郭府库。封麾下文武十三人为列侯,赏功罚罪,全由曹操处置。
假如刘协没有经过袁术废帝,曹操对他可能会更客气些。可是此时的刘协身边百官全无,孤家寡人一个,全赖曹操重新登基为帝,曹操自然也就不会那么客气了。一到许昌便拿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