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计谋,实际上取的多数都是消息不畅,看的也是人心莫测。
得逞之人自是得意非常,中计之人,大多也心知肚明,说是阳谋也不为过。
而赵石和张培贤两人,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两人沉默之间,也表明,两人皆没有多说什么的意思了,这就是人心,而反间之计算计的就是人心。
两人间隙已深,赵石不会低下头来再跟张培贤长篇大论的推心置腹,张培贤也不会再次表现出自己的软弱。
半晌过后,赵石顺手将信笺扔在桌子上,轻松的笑道:“其人对河洛情势洞若观火,看来……河洛上下还需整饬,此事,我会向朝廷奏明,张将军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先发制人……
张培贤面无表情,心里却和明镜似的,这是赵石第一次明确的表示,要在上书朝廷,弹劾于他了。
会走到这一步,要说张培贤心里没有半点后悔,那是不可能的。
但……要让他张培贤俯首帖耳,在这大年纪,成为其人门下走狗,那还不如让他自己抹了脖子。
于是,他干脆的摇了摇头,“老夫无话可说,老夫征战沙场数十载,这一身荣辱啊……看的没那么重,只是还请国公回京之后,为大局计,多为河洛上下美言几句。”
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话也不用说的太明白。
两人心里都知道,这封信不过是个引子,即便没有这封书信到来,赵石回京之后,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在张培贤看来,赵石党羽遍布军中,在朝堂上,也已站稳了脚跟,皇帝陛下又对其人宠信无比。
如果说赵石到洛阳之前,张培贤还有着凭经营河洛多年,未曾被赵石多做染指的底气,和赵石相抗一番的话,现在他已经完全没有那个心思了。
势不如人,力不如人,最重要的年纪上更不如人,却又将人得罪的这么死,可以说,这是他一辈子最大的败笔,却很可能就此结束他的军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