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踱了几步,随口问道:“从中书那边过来的?”
沈鹤答道:“回陛下,微臣方才在翰林院,年节就要到了,微臣小有薄名,几位好友央微臣写几个大字,做几幅对子,微臣却不过情面,正好趁闲,写上几幅,也算是微臣给他们的年礼了。”
皇帝陛下听了,不由笑着点头,“卿有雅意,不过能与你这般相交之辈,怕是不多吧?”
“君子之交而已,颇多矫揉,不敢称雅。”
皇帝陛下摆手笑道:“有什么敢不敢的,雅人自有雅意,想当年,西夏与金人使臣到京,四处交结我大秦权贵,献唐时贤相长孙无忌手书之唐律于杨感府中,杨感纳之,并于御前彰显,传之于外,可不就是一件雅事?”
第1287章 沈鹤(二)
说实话,沈鹤对大秦先贤知晓的并不算多,为此,沈鹤在翰林苑中还下了一番苦功,查阅史册,与人考据先贤生平,在一段日子里,还与结交往来人等谈论他们的生平逸事,可谓是用心良苦至极……
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无所不知,沈鹤也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只是费了一番工夫,自然不会没有收获,大秦历代重臣,说出名姓来,他都能知晓其为谁,又有哪些重要著述罢了。
至于他们的为官经历,以及其时的朝野逸事,却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了。
杨感之名,沈鹤自然不会陌生,大秦正德年间的贤相,大秦能有今日之强盛,此人功不可没。
不过皇帝陛下所说的这件雅事,沈鹤好像听人谈起过,有那么一个印象,至于人们是怎么评价的,沈鹤记不清了。
听皇帝陛下拿自己这点小事跟杨感当年相比,无疑,沈鹤心里有那么一丝窃喜,不过转念间他便腼腆一笑道:“杨相大贤,微臣怎敢相比,若说杨相乃所为乃大雅之事,那微臣写个对子,舞弄几许笔墨,最多也只是小雅而已。”
这话说的,不算很谦虚,但秦人风气便是如此,谦虚的过了头,便要惹人厌了,这个上面,沈鹤已经早有体会。
皇帝陛下的笑容果然盛了几分,不过,他接下来的话题,却不那么好接了,“说起文人雅事来,今朝朕刚听闻了一件,也不知真假,正好,卿也帮朕分辨一下。”
沈鹤立即竖起了耳朵……
只听皇帝陛下接着道:“前日听闻,今科榜眼……叫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