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一帮人有的假装攀谈,有的状作参观,有的顺手拿起身旁的货物把玩,但无一例外的将耳朵高高竖了起来,想要听听唐安怎么说。

唐安自信一笑,问老子女人的问题,你可算是找对人了。

“敢问水姐姐,女人最爱的是什么?”

水易如想了想,道:“女人最爱的,自然是让自己变得更美了。”

“不错。女人爱美,乃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玉漱斋的胭脂水粉才会在众多小姐间大受欢迎。”唐安踱着步子,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从容自得决胜千里的气势,缓缓举起两根指头,道:“不过依在下看来,玉漱斋如今却面临两大难题。”

众人暗暗咋舌,暗道这小书童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他的才能没有人怀疑,可是人家玉漱斋摸索了那么久都没有破解的难题,他居然不假思索张口便来,这般轻浮的态度,怎么看也不像是替人解决问题的。

如果他真有这般急智,干脆别叫小书童了——小神童更贴切。

水易如眼睛一亮,不理众人的反应,奇道:“哦?敢问是什么问题?”

唐安暗呼侥幸。若非当初为了讨好慕绒而到玉漱斋汴京的分店亲自采购,了解了一些关于玉漱斋的历史和现状,怕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这个问题。不过现在,对于见多识广的他来说,水易如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疑问,根本算不上疑难杂症。

“第一,经营的产品太过单一。”唐安笑道,“经常使用胭脂水粉的大都是家境不错的妙龄女子,而这样的女子在我大唐毕竟只是少数,可以说受众有限,无法像萝卜白菜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正因为贵、因为少,所以也限制了销路。哪怕水老板你聪明绝顶玲珑心思,依靠玉漱斋名气大的优势而在价格上下工夫,每卖出一份能多赚几两银子,从而提高利润;但是同样的,能够买得起的人也变少了,所以这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水易如低头沉思,点点头表示认同,道:“那还有第二呢?”

“第二,经营规模和产地受限。”唐安继续道,“胭脂水粉的原料,基本都产于江南,无法大范围投入生产。而且哪怕是成品,也要经过马车船只运往各地分号,运输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无形间又是一种损耗。居高不下的成本,限制了玉漱斋在大唐的分布。”

水易如频频点头,道:“那这两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关于第一个问题,唐某以为,玉漱斋既已名满天下,便是占得了一个先机。提到玉漱斋,所有女子都会趋之若鹜。”唐安说道,“有了这个先决条件,剩下的就好办了。水姐姐何不拓宽渠道,再经营一些和女子妆容相关的东西?比如画眉的眉笔、沐浴的香料、束发的簪子、贴身的荷包……要知道,借着玉漱斋的金字招牌,这些东西很容易为女子所接受。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女人经常能用到的,销路肯定不用担心。大小姐,请问如果玉漱斋的店里忽然有卖发簪,你会不会去买?”

程采夕见所有人因为唐安的一句话而把目光向自己投来,羞得满面通红,恶狠狠地瞪了唐安一眼,暗道这死阿丙,人家好端端问你问题,牵扯到我头上来干什么?

恼归恼,但众目睽睽之下,还是硬着头皮道:“如果是玉漱斋的,我恐怕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