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页

“诺!”孙权行了一礼,便与孙策、孙尚香扶着孙老夫人离开了。只是在他的眼中,还有一丝不解与迷茫!当然,相信回去后,孙策会把刘璋的性格仔细的告诉他,以免他傻乎乎的触怒刘璋。

待孙权等人走后,司马懿的头颅被送入了议政殿。同时,司马氏也被屠戮一空。刘璋指着司马懿的人头道:“奉孝、志才,你们与公瑾的仇,孤帮你们报了!”

“多谢大王!”郭嘉、戏志才微微一愣,便明白了刘璋的意思。虽然时隔十余年,但当初的险死还生之事,让他们记忆犹新。他们也知道司马懿之才,从没有指望刘璋帮他们报仇。可如今看见仇人的首级,二人感动不已!

刘璋笑道:“你们为孤效力了几十年,早已是孤的兄弟。你们没怪孤动手太晚,孤已经很高兴了,又何必说谢?”

“大王言重了!”郭嘉拱手笑道:“大王,江山已定,天下已平,大汉百废待兴,更需要人主持大局。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王之功业堪比高祖,臣请大王登基为帝!”

“请大王登基为帝!”议政殿中响起了一阵海啸般的呼喊,所有人的眼中都闪出了一丝激动的光芒!

“诸公请起!”刘璋笑道:“孤自然是要登基的,可现在却不急。公瑾、兴霸追曹丕于海上,元直带翼德等人逐匈奴于塞北。虽然他们打得都是必胜之战,但还需要时间。待他们战胜归来,便是孤登基之日!”

“这……”贾诩皱眉问道:“大王,您登基与公瑾等人何干,为何一定要等他们回来?”

“文和,你洞悉人性,难道还不明白孤的心思?”刘璋微笑着说:“孤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全赖众兄弟相助。孤登基为帝之日,也是大赏众兄弟之时。若兄弟们不在,孤何以赏功?反正他们很快就能归来,你又何必着急?难道孤不登基,还有人能把孤的皇位抢走不成!”

“大王说笑了!”贾诩笑着点了点头,便退回了座位,不再多言。他知道刘璋重情重义,下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既然没几天就能解决,他又不是等不得!

“报……启禀大王,江东传来急报!”一个小校高喊着冲进了大殿,猛跪在地上,他将双手高高托起,手中捧着一个竹筒,竹筒上面鲜红的封泥,竟让人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江东急报?”刘璋心中一惊,不祥的预感再次浮上心头,他沉声道:“速速呈上来……”

第六百四十五章 海上风浪卷大将

听见刘璋的吩咐,小校自不敢怠慢,赶紧把竹筒交给内侍。从内侍手中接过竹筒,刘璋都没有检查封泥,就从中取出了书函。看完以后,刘璋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拿着书函的双手不停的颤抖,嘴里还嘟囔着:“这不可能……”

“大王,出了什么事?”见刘璋满脸惊恐,郭嘉心中十分着急,他顾不得尊卑,大步走到刘璋身边,将书函拿了过来。可他看完以后也愣住了,搞的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奉孝,怎么了?”见刘璋与郭嘉一副见了鬼的表情,还一语不发,贾诩有些着急,他也走到刘璋身边,从郭嘉手中夺过了书函。可他只是扫了一眼,脸色就变得十分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