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暴毙,匈奴彻底被刘璋掌握在手中。除了战死的,剩余的匈奴人都被须卜骨都候收编了。剔除老弱病残以后,还有五六万大军,刘璋分别将这些人补充到张飞、马超麾下,并让庞德成为霸王骑副将,掌管一半人马。
有了庞德,霸王骑被扩充到近八万人马,而马超麾下也有了五万人!只有赵云比较可怜,他麾下都是汉人骑兵,补充起来太困难,仅能将人马恢复到两万,再想扩编却有些难。刘璋想等回到长安,再扩充虎卫营!
黄忠、关羽的人马在屡次大战中,充当中流砥柱,损失最大。数次血战,最少损失了一半以上,可二人的人马也是最好补充的,只要从长安、晋阳的新兵中,挑选力大、擅射之人即可!若不是担心把并州汉人抽调太多,二人的军队都已经补充完毕了!
至于鲜卑、乌丸二族,除了最早的一批以外,刘璋就没准备在其中挑选士卒,因为其中大部分人都吃过人肉。对于几乎堕落为禽兽的人,刘璋实在没有兴趣,哪怕他们再凶猛!不过,刘璋虽然没准备用他们,却也没想杀他们,只是将这些人安置在并州、幽州边境充作百姓,反正边境上的外族几乎被灭,就算还有些残兵游勇,地方上的将军也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处理完外族,刘璋便开始分配各地镇守。幽冀新降,冀州已经有田丰、沮授、张郃,而幽州,刘璋则用田畴做州牧,田豫做镇守将军,并留下须卜骨都候调解外族与汉人之间的矛盾。听说刘璋要自己做幽州牧,田畴竟然找到刘璋坚辞,可刘璋一番大道理就把他说晕了。
其实,田畴不是不想做官,也不是不想封爵。在他看来,无论是曹操,还是刘璋都没有资格分封官职、爵位,哪怕曹操手中有一个傀儡皇帝,刘璋是汉室宗亲。很多古人对正统这玩意还是相当重视的!当然,田畴虽然不想做官,却也想为百姓做点事,刘璋以百姓说他,他也不太好推辞,便留了下来,只要刘璋不封官爵给他!
分配好幽冀主官,刘璋便想班师回朝,可张郃又找到了他。原来,身为武将的张郃,实在不想做镇守将军,却想征战沙场。在他看来,冀州已经是治内的腹地,不可能有什么大战。常言道:将军难免阵上亡。可若是连阵都不能上的将军,还算是将军么?既然张郃有要求,作为主公的刘璋自不会反对,可冀州必须有大将镇守,刘璋要他找一个能代替他的人出来!
张郃郁闷了!虽然他在刘璋军中并不属于顶尖人物,却也是中等偏上,正好能作为一州主官。比他强的人,肯定不愿意留下来做镇守将军,比他弱的人却没有资格做镇守将军,纠结了好久,张郃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可此人还不是刘璋麾下之将!
听闻张郃要去说降张燕,刘璋自然应允,却让他等一个人再,那人便是洛阳张白骑。张白骑听说刘璋召唤,马不停蹄赶到了邺城。听说要劝降张燕,他开心的不得了。自从他归属于刘璋麾下,刘璋就调了许多小吏去洛阳。如今的洛阳已经全面实行刘璋麾下的政策,可谓井井有条,气度俨然。若不是人口还不够,说不定都已经显出一派中兴气象!
知道刘璋的手段,张白骑早就心服口服,可他很担心黑山张燕,毕竟张燕正在跟着袁绍与刘璋做对。后来,听说袁绍兵败,张燕并未与刘璋交战,他才松了一口气,可他又担心张燕听信曹操的挑唆,趁刘璋与外族交战之时出兵。这几年,张白骑硬是感觉自己老了十来岁。原本因为放下军政要务而变得轻松的心,又沉重起来。如今,刘璋终于要说降张燕,张白骑岂能不欣喜雀跃?
张燕也是念旧之人,听闻张白骑上山,赶紧出迎!只是看见张郃的时候,脸色有些尴尬,毕竟他曾经被张郃修理的很惨!张郃正想让张燕代替自己镇守冀州,又怎么会让他难看,一番真心实意的恭维,却让张燕有些不好意思。
待二人说出来意,张燕不免有些犹豫,虽然刘璋出名的礼贤下士,但他曾经数次与刘璋做对,实在不敢轻易投降。在张白骑、张郃百般劝说下,张燕终于答应投降,只希望能保留麾下士卒,以保自身安全。
对于私兵问题,张郃不敢擅专,自然要汇报给刘璋。刘璋也不希望自己麾下还有黄巾势力,便答应了张燕。只是黑山黄巾大军必须进行精简,否则太不符合刘璋麾下精兵简政的政策。一大堆老弱病残,还没有战斗力,要来何用。
当然,刘璋不会轻易抛弃这些老弱。愿意种田的,发放田产、种子、农具,孔武有力者,充入官府做衙役、更夫之类的职位。实在没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的,刘璋便会专门开办一个收容所,让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只是收容所顶多能保证不死,想要温饱,还得靠自己努力。再孱弱的人,也可以接点私活,实在到了连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地步,活着也是受罪,还不如闭目待死!
见刘璋为了自己竟然做了这么工作,张燕岂能不知好歹,他痛痛快快的投降了,并将自己捆好,向刘璋请罪,至于什么私兵保护也不要了,若是刘璋存心杀他,也不需要做这么事,直接把他诳去,再一拥而上,以刘璋麾下猛将的实力,几个张燕也得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