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孔北海有命,玄德岂敢不从?”刘备在北海吃了那么多好处,就算孔融不想让他走,他也想走了。只是他在考虑,如何把太史慈也带走。

“唉!”孔融叹道:“我还想多留玄德一段时间,可如今……也罢!玄德,你有什么要求,尽管直言,军队我或许不多,粮草物资保证管够!”

“在下叨扰已经半月有余,孔大人的照顾之情,在下铭感五内。如今,我将离开,还能有何奢求?只是我将前往徐州救援陶府君,可曹操势力颇为强大。我想问大人借一点士卒,不知可否?”刘备知道孔融麾下没有多少士卒,他只想与孔融讨价还价,趁机把太史慈借走。

本来,太史慈报答了孔融以后,就应该去扬州投奔刘繇,可北海之围是刘璋派廖化、周仓把管亥带走,才解除的。太史慈虽然冒死出城求援,但也不敢居功,便没有离开。当然,太史慈还不知道刘繇已经被孙策干掉,毕竟扬州到青州的距离太远,孔融有没有密探在扬州,消息不够灵通。

见刘备要借士卒,孔融一脸为难的说:“玄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麾下可战之兵有限,就算借你,又有何用?”

“不如将子义借我,如何?”刘备也装作一脸为难,可他心中却在暗笑,欺负老实人就是爽!

“这……”孔融笑道:“若是子义没有意见,我自然同意!”

刘备和孔融目视太史慈,太史慈一脸为难的说:“孔大人、玄德公,我与扬州刺史刘繇大人有约,待报得孔大人之恩,便去投他。如今,岂能随玄德公而去?”

孔融收敛笑意,满脸严肃的说:“子义,报恩之说,无须复言!昔日,我见你母子辛苦,故照料一二,从未想过要尔报答。若尔真想报答我,便去救援徐州。待徐州之围解除,无论你是继续跟随玄德,抑或投奔刘繇,皆可!”

“这……”太史慈犹豫道;“可否让我回去问问母亲?”

“去吧!”孔融点了点头,他对太史慈的反应很满意。

不要觉得太史慈连投奔主公都要询问母亲,好像很没有主见。其实这是古人孝道的一种表现。大丈夫孝敬父母、知恩图报、重信守义,在太史慈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孔融和刘备才更看重他。

太史慈离开后,刘备便去校场整备军队。历史上,刘备去救援徐州之前,曾经向公孙瓒借兵。如今,刘备并没有去找公孙瓒,因为公孙瓒正在攻打刘虞,而且公孙瓒麾下也没有刘备看得上的将领了!

待刘备整顿好军队,太史慈便到了。原来,太史慈之母听了儿子转述孔融的话,立刻让太史慈随刘备去救援徐州,就当报答孔融的大恩。见太史慈真来了,刘备大喜,他相信只要与太史慈多相处,一定能将太史慈拢入麾下。

带着三千士卒与太史慈、糜竺,刘备直扑徐州。而徐州城下,曹操大军也已经杀到。就在陶谦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刘备到达了徐州城下。面对曹操麾下数万大军,刘备心中也有些忐忑!不过,刘备就是刘备,他虽然心中忐忑,但依然杀进了徐州城!

“见过陶府君!”杀进徐州后,见陶谦竟然亲自来迎,刘备赶紧上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