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样的行进速度已经超出张仲麟的预期了,主要还是因为伊斯坦帝国的军队在之前的进攻中损失惨重,面对对方反攻的压力,伊斯特军被迫全面后撤,没有再与波斯军队发生大的交战,才让波斯军队能够如此快速的调兵返回。
此时张仲麟丝毫不知道伊斯坦帝国如此草包,他正在带领部队日夜兼程的快速推进,希望能够先期攻下巴德拉,以此为基地展开对波斯帝国内陆的扫荡行动。
中华领军的前锋,被临时用后勤驮马改成龙骑兵的一个旅已经到达了巴德拉附近,距离波斯帝国首都只有七十多公里了。
最先被增援到前线的波斯帝国皇家高登军团统帅很清楚,自己的军队战斗力不高,根本不是中华领军队的对手。
因此他并没敢主动迎上去,阻止张仲麟的推进,理智的他选择了和东线溃兵一起,龟缩在巴德拉城中修筑防御工事,希望能够阻挡中华领军队向首都的进攻,给从西线抽调回来的大部队争取时间。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作为前锋的近卫军第二军的211旅放弃了一切重装备。
近卫军的士兵都进行过骑马训练,在临时将后勤部门的驮马征调起来用于骑乘之后,全团每天只睡三个小时,经过三天的急行军,长途奔袭两百公里,终于到达了巴德拉城下,好在波斯主力被击溃以后沿途没有多少抵抗力量,这才让211旅得以顺利到达。
看到严阵以待的波斯军队,旅长洪涛知道自己的突袭行动没有可能成功,单凭自己疲惫不堪缺乏重装备的三千多士兵,是无法攻下这座坚城的。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在这里监视敌人,搜集情报,修筑阵地,为后续部队做好先期准备。于是他一面建立营地,挖掘工事,一面向张仲麟发电报,汇报了这里的情况。
张仲麟回电让他们立刻弄清敌方的兵力部署,同时加快行军速度向巴德拉城前进。洪涛将所有的侦查部队都撒了出去,波斯帝国的军情保密工作做的极差,这些侦查部队很轻易的就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情报。
城内的兵力部署情况很快被摸清,此外洪涛还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近八万波斯骑兵正在向巴德拉城赶来,距离这里已经只有不足一百公里了。
听到这个消息洪涛惊出了一身冷汗,没想到波斯骑兵也是没日没夜的急行军,居然如此迅速的抵达了这里。
如果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大批波斯骑兵冲击,中华领前锋部队的这三千多人很快就会被淹没。
有了这个消息,洪涛立刻下令部队移动到附近的阿札罗山上重新构筑工事。
为了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洪涛命令所有人将军用水壶灌满,并让一些做过木匠的战士砍伐树木,制造简易的水桶,尽可能储存淡水以解决山上缺水的问题。
除了构筑工事,洪涛还再次给张仲麟发报。汇报了当前的情况。看到这份电报,张仲麟发觉自己这次计划有些冒失了,居然高估了伊斯特帝国军队的战力,让自己的前锋部队陷于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