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时空,战车最初的名字叫坦克。是首先发明它的英国人为了伪装而起的名字,最终就成为了这种武器的世界通用名。不过德国依然是管这玩意叫‘潘咋’,所以没差。”

“中国也是叫坦克么?”伊瑟拉继续问。

“是啊,纯音译。不过日本倒是学德国叫战车,大概是因为日本陆军师从德国陆军的原因吧。”

“总觉得,中文也跟着叫坦克挺奇怪的。”

林有德对伊瑟拉笑了笑,说:“并不奇怪啊,其实我觉得坦克这个音译挺好的,两个字拆开,可以被看作‘通往克敌制胜的坦途’,只不过是倒装的。”

“嗯,还能这样解释啊,学到东西了。”伊瑟拉连连点头,随后换了个话题,“美国人仿制的战车怎么样?”

“除了机械故障较高,容易着火之外,貌似部队对它们的评价还不错。”

林有德说着,继续往后翻报告——在分析完俄国人装备的美制战车后,装二十一师开始在报告剩余的部分总结第一次战车对战车的战斗的经验教训。

根据装二十一师的总结,德军在双方战车性能并没有相差太多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杀伤比,除了装甲兵的训练程度不同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德国装甲兵按照操典,车长在作战时会探出头观察战场,而俄国人不会这样做;其二,德国战车全部配备电台,美制战车则只有排长座车会配备电台。

这总结,简直就和另一个时空战争初期德军装甲部队对苏军装甲部队失败原因的总结一模一样。

虽然换了时空,但历史又一次重演,这让林有德的感觉十分的奇妙。

看完总结报告之后,林有德站起来来到墙上的地图面前,看着波兰南部。

“怎么了?”伊瑟拉问。

“我在想,在波兰中部执行防御作战的时候,我们说不定可以在别的方向做点什么,牵制一下俄军的战斗力。”

“要从南部突击吗?”坐在桌子上的妮娅问,“发动装甲进攻直取基辅吗?”

“这倒不可能。”林有德对女儿笑了笑,“进攻可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尤其是装甲部队的进攻,要协调的东西简直太多了,油料、维修用的零件和人员等等,在我们全力以赴支援a集团军群执行防御作战的当儿,恐怕没有余力在另一个方向发动规模太大的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