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不顺,事事不顺,林恩在过去的生活中早有这般感触,如今到了真刀真枪的战场,烦躁的情绪可不是酒精或睡眠能够麻痹的。听着僚属们在黑暗中的沉重喘息,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根皱巴巴的香烟,在鼻翼下来来回回地蹭着,这样持续了好几分钟,才收起香烟,深深吸了一口颇显浑浊的空气:
“伙计们,敌人显然对我们的夜间突击战术有充分的防备,所以这一战会比想象中的艰险许多,也许我们甘于屈从内心的恐惧,在敌人一时半会发现不了的地方躲着不出去,但想想我们的生命,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都高昂着头,百分之一的怯懦是对自己的玷污!来吧,我们再尝试一次,再努力一把,即便死去,也无悔于这战斗的骄傲人生!”
渺茫的希望,疲倦的身心,压抑的氛围,士兵们完全有理由拒绝战斗或消极应对,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也没有一个人抱怨。等到林恩选定路线领队出发,每一个人都紧握着手中的武器——它们已不是最先进的,在对等的条件下也越来越难占到便宜,却始终是战场上的可靠伙伴,它们的存在使得希望在任何时候都得以延续。
在错综复杂的下水道中全速前行四五公里,林恩的脊背已经为汗水所浸湿,当他停下脚步倾听井窖外的动静时,剧烈的心跳声简直压过一切。没有坦克轰鸣,没有火炮嘶吼,也没有杂乱的脚步声,可是在打开下水道口的井盖之前,林恩无法预知外面是否会有黑洞洞的枪口等着自己,尽管如此,他依然选择了身先士卒。
明知井盖外不是毒虫遍布的原始森林,不是毫无了解的土著部落,更不是神秘莫测的外星球,可当自己小心翼翼地将它推开之时,林恩心跳无法抑制地加速到了极致,无形的压力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跃动的火光,阴暗的街巷,这样的场景早已无数遍出现在午夜梦里。用红外探测仪迅速扫视一圈,冒着被冷枪爆头的危险径直爬出井窖口,侧向横移数米,当臂膀靠上断墙的瞬间,林恩仿佛已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可是,危机四伏的战场没有给他留下片刻的喘息时间,街区回荡的枪声令神经始终保持在高度紧张状态,与生俱来并使之成为一流夜战突击者的位置感驱使林恩如灵猫般向巷口移动,急促的脚步声迅速逼近,这些苏军士兵也许是发现情况匆匆赶来,也许只是碰巧路过,但不论他们因何而来,林恩和他的士兵们都不能有一分一毫的侥幸。
左腿曲弓、右膝点地,侧身紧贴墙壁,左手连续摆出手势,向同伴发出接敌战斗的指令,然后收回握紧护木,右手轻巧准确地打开枪机保险,双手平稳而迅速地端起突击步枪,右眼恰与红外瞄准镜齐平,左眼同时睁开以保持尽可能大的观察视野。很快的,街巷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就连奔跑者的喘息声也能清楚收入耳中了,此时此刻,林恩已经把自己调整到了弹簧的境界,从紧绷到释放只需要短短一瞬。
像是嗅到了近在咫尺的危险,最清晰的脚步声突然放慢了频率,在凝神静气的状态下,林恩听到了衣服擦墙的细微摩挲声——有来自于身后的,也有来自于前方的。这时他不用小镜子也知道对方在沿着屋墙慢慢靠近巷口,而且手中必然和自己一样端着随时可以发射的枪械。交火也许就在下一秒,林恩没有机会再回头去确认同伴们的状态了,哪怕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的手势而全部失位,也只能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
第26章 狭路
真正的默契,只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无需交流就不约而同地想到一块去。这样的默契极少是与生俱来的,它往往通过人们长年累月的共处、磨合形成,而且越是志趣相投越能够体现出来……敌人近在咫尺,林恩凝神静气,全身心都做好了投入战斗的准备,但以一支突击步枪单挑群敌,无论对手的队形有多么糟糕也很难保证自己能够全身而退,在这关键时刻、关键位置,随队出征并担任副指挥官的马科斯·坦泽挺身而出,他蹑手蹑脚地来到林恩侧后,不打招呼也没有“fire the hole”的提醒,直接拉开一枚苏制手雷,在俯身的姿态下极其轻缓地将它抛出,圆罐状的手雷几乎擦着墙角飞过,落点离墙角恐怕不会超过两米。
在手雷爆炸前的刹那,坦泽贴近林恩耳朵连音低语:“f1。”
装备苏联军队的手雷主要有两种,以威力和爆破方式区分为进攻型和防御型,f1属于防御型,弹体较厚、装药量较少,爆炸时能够产生较多的碎片,从二战中后期开始装备苏军,到1949年时已算是较老的武器。林恩心领神会,双手没有离开突击步枪去捂耳朵,而是低头闭眼,只等爆炸声一起,也不管耳膜震得发鸣,压住重心向前蹲跳一步,侧身闪出墙角,接下来端枪、瞄准、射击的动作有如行云流水,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墙角这边,二十多名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的苏军士兵在突如其来的爆炸下伤的伤、倒的倒,没有被破片击中的也出于原始本能低头闪避,在这样的情况下,林恩得到了至少三秒钟的无障碍攻击时间。44在这位昔日神射手的指尖奏出畅快的音符,枪口迅速而平稳地移动着,每一发点射都奔向了不同的目标,前一个中弹者还没倒下,后一个中弹者已在颤抖中感受到了可怕的死亡气息!
瞬间找回心如止水的巅峰状态,林恩压根不去数有几个敌人被自己击倒,而是追随感官的判断,选取剩余目标中威胁最大且只需顺势移动枪口就能够干掉的予以射杀,敌人一个个倒下,坦泽也很快加入到这场短暂而愉快的狩猎之中,他的突击步枪就在林恩头顶正上方嘶吼,从枪机里抛出的弹壳有的碰墙掉落在林恩身上,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林恩的射击。若不是战场反应敏捷,这些“撞上枪口”的苏军士兵们简直会被区区两名对手绞杀干净,幸存士兵迅速开火还击,一名匍在地上的苏军士兵更奋力抛出手雷,林恩和坦泽则展现出他们毫不逊色的战场反应——收枪后仰,扭身扑倒,待爆炸的冲击一过,迅速起身向后移动。片刻之后,又有两枚手雷飞过墙角,它们的爆炸点就离林恩和坦泽刚刚的位置很近了,若是继续留在原地或者再次探身出击,被这两枚手雷炸中的几率就比可口可乐的再来一瓶大多了。
“进攻!”林恩以标准德语高声喊道,同时用手势向周围的士兵们做出相反的指令:撤出战斗!
这时候,坦泽主动挑了殿后掩护的位置,林恩不争不抢,转身引着战斗组所余的17名士兵往井盖口左侧移动。不一会儿功夫,士兵们悉数离开街巷进入废墟遍布的区域,扫尾的坦泽朝巷口方向扔了一枚手雷,趁着爆炸的掩护飞快地跑了过来。坦泽的手雷爆炸之后,巷口那边的苏军士兵又投掷了好几枚手雷,徒劳地扫荡者空空如也的街巷。过了约莫两分钟,巷口才出现探头探脑的身影,林恩和他的士兵们依托废墟掩护“守株待兔”——意识到对手已经撤走,残存的苏军士兵先是退了回去,大概对受伤同伴进行查看和紧急救治,尔后三名苏军士兵转入这条街巷,小心翼翼地一边前进一边探察。他们很快发现了打开的井盖口,往里面丢了一枚手雷,接下来稍稍扩大了探察范围,然后在原地等待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