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据说元首当年在德国四处讲演时,精彩之处人们常常狂热地喊着“求您再讲一段”,这样的情况却还在林恩身上发生过。气氛烘托起来了,但人们心中真正的隐忧却没有消除,过了大约一个小时,暗舱上方传来了有节奏的敲击信号。随着两根蜡烛的熄灭,仅有的微弱光线也消失不见了,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又重新降临。背靠竖直坚硬的舱壁,林恩独自苦笑:这与帝国的境况何其相似,强大的盟军和苏军正准备齐聚一堂共享胜利,他们的各自国民都已深受战争伤害,因而对即将到来的全面和平格外珍视,想要在他们之间挑起战争谈何容易?在光明重新到来之前,帝国的精英们也只能在这不容易被外人发现的暗舱里忍受这最为煎熬却也是最关键的时期。

不久之后,上面的货舱响起了脚步声,隐约间还能看到从木板缝隙中渗透下来的光线,一晃一晃,应该是登船检查人员的手电筒,之后还有搬动重物的声音。对于这个时代美国通关入港的程序流程,林恩不甚了解,在航程中也试着向伯特莱姆手下那些干过多年情报工作的军官们求教,可他们就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一样,不论自己如何发问,也只是给予非常技术性的回答——应该、可能、一贯,以及“放心,会有人安排好一切”。从前不在其位、不谋其职,林恩也没有资格指责情报部门迟钝或是愚昧,其实在航拍、望远、战术渗透这些技术性侦察方面,德军一贯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党卫队盖世太保在国内的清理也卓有成效,唯独对在国外开展的情报工作几乎都是失败的,记忆中成功的案例貌似只有营救墨索里尼的那一次——还就偏偏是伯特莱姆的队伍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除此之外,他们再没有突出的表现,以至于安德里在介绍时也只能用“几乎成功”来掩饰长时间的碌碌无为。

能够改变历史,林恩心里沉重地念想着,指望别人是没机会了,就看自己这只历经战火锤炼的小强能够发挥多大的能量。

第53章 钱不是问题,心才是

嘚……嘚嘚嘚……嘚……嘚嘚嘚……嘚……

在漆黑的环境中苦等了四十分钟,安全通过检查的暗号才从上方传来。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暂告一段落,有人迫不及待地点亮蜡烛,有人如释重负地活动身体四肢,林恩轻叹了口气,情报人员固然要能吃苦,可安全进出美国的安全方法绝非单单一种,但愿情报体系正常运转起来之后,这种堪比偷渡者的境遇不会再出现。

须臾,货舱又传来了重物被搬动的身影,紧接着暗舱入口处的隔板被打开了,外面的光线虽然也算不上明亮,但比起两支蜡烛来说可要好得多。然后,几个身影沿着楼梯进入暗舱,林恩有意计算了一下,五十人这是第一次在同一个空间内集齐。

“诸位!”

开口说话的是伯特莱姆上校,作为西班牙特派的外交官员,他穿着一身冠冕正装,蹬着昂贵的羊皮靴子,姿态高傲、自信饱满。深沉的嗓音在这暗舱内显得格外严肃,以至于队员们无一例外地安静下来侧耳倾听。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美国的波士顿港,很快就将抵达码头。”

宣布了货船的动态,伯特莱姆有意停顿了几秒,然后拔高音调:

“潜入敌对国收集情报是一场比普通战役更为困难和危险的战役,我们已经来到了这里,再无退路可选,必须秉持大无畏的精神勇往直前!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顺着原定计划一步一步实施,轮船在码头停靠后,你们将跟着货物分批下船,然后离开码头各自展开行动。大家务必牢记计划中的每个目标、每个要点,灵活应对可能碰到的困难,并小心提防身边的每一个人。记住,这里需要撑着拐棍行走的老人和蹒跚学步的孩童也是美国人,是我们的敌人,一句随口之言都可能让他们警觉起来并破坏我们的行动。”

说罢,伯特莱姆让他的助手逐一向各行动小组的领队派发现款。虽说这次美国之行已经获得了50万美元的经费,而且是银行见票即兑的本票,可伯特莱姆显然不是那种大方放权的指挥官,他为这次行动提前编制了严格的经费预算和追加要求。像林恩、坦泽、特奇梅尔这扮演交流学者及仆从的三人组,离船前拿到的就1200美元,布鲁尔那组倒卖军火的初期经费也才2000美元。若是需要大笔经费投入,他们必须前往指定的联络地点进行详细的报告,然后再由伯特莱姆本人决定是否批准项目并追加经费。

作为需要动用大笔现款购买土地和农庄的“北欧落魄贵族”,沃尔里希和费克的情况本应稍好一些,可任务照常执行,计划中的3万美元却缩水变成了1500美元,不仅如此,他们还被伯特莱姆硬塞了一个说是提供技术支持和财务报账的老情报人员,由他负责用来购买土地的经费款项,因而顺理成章地跟着他们一起行动、一起找地看地,直到确认具体交易价格才能拿到相应的经费。

对于其他小组获得的现款,林恩也格外留意了一下,基本上维持在每人300到500美元的水平,看来伯特莱姆对自己的那些亲随人员也不是很放心,队员们获得的现款维持一段时间内吃饭、住宿、乘车等基本开支还是有富余的,但要想隐姓埋名地过逍遥日子,那可就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