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那你做一首给我看看,若是比老夫做的好,你就可以上去见苏姑娘。”薛道衡道。

妈的,真是欠嘴。武安福直想抽自己的嘴巴子。楼上几十号人,非富即贵,若是做不出诗来,他这个晋王府主簿的人可就丢到家了。

“如何啊?做得出做不出啊?”薛道衡看到武安福一脸的尴尬,料想他做不出,大笑道。

武安福心想我会的诗用指头都能数过来,这可怎么办?不管了,蒙混一首再说。转头看了看楼上,只见窗户打开着,月光洒进来,猛然想起一首最简单的诗来,心里一喜开口道:“刚才李靖公子的思乡诗苏姑娘说不符情境,我就来一首应景的吧。”说罢吟颂起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楼上众人本来都等着讥笑眼前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可听完武安福的诗全不作声了。李靖和薛道衡都吃惊的看过来,尤其薛道衡,犹如看见鬼一样。武安福心中窃喜:这首李白最简单的诗幸亏自己能背下来,不然可要出丑了。

只听楼上道:“这是哪位公子?”武安福硬着头皮起身道:“在下武安福,晋王府的主簿。”

“原来是武公子,小女子怎么从来没听过武公子的名头。以公子这样的才情,仅凭这一首便可轰动大江南北啊。”苏凝云道。

武安福心里惭愧,觉得对不起李白,嘴上却道:“我也是一时触景生情,才偶得此诗。”

“佳句偶得,也算是天意。公子这首诗虽然简单,却十分明了简洁,短短二十个字,把思乡之情说的细致入微,更难得的是切了今日之景。如果没有别人再要比试的话,就请武公子上来吧。我想薛大人和李公子明白小女子为何如此选择。”苏凝云道。

薛道衡脸色铁青,看了看李靖又看了看武安福道:“既然诗不如人,我也没什么可说的。那就过几日再来拜访姑娘吧。告辞了。”说着下楼去了。

李靖盯着武安福看了几眼,长叹一声也下楼去了。武安福刚想看看他去哪里,有个丫鬟打扮的女子从楼上下来,对他道:“你就是武公子吧?苏姑娘请你上去。”

“这……”武安福犹豫着的时候,李靖已经消失在楼梯的尽头处了。

“怎么,公子不愿意上去吗?”那丫鬟见他不动,奇道。

“怎么不愿意。”武安福还没等说话,来护儿不知什么时候跑到他身后,把他推上楼梯,一边推一边小声的道:“兄弟,哥哥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今天晚上你可要把握机会啊。明儿个可要讲给哥哥我听听。”说完把武安福往上一推,自己退了回去,武安福回头看他,他正咧着嘴伸出大拇指来。

三步两步上了楼梯,武安福才发现三楼和一楼二楼的格局完全不同。一楼和二楼都是大厅,客人嬉笑打闹邻近的人都看的清楚。隋朝民风轻浮,大家也都不认为这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少有屏风之类的阻隔。这三楼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整个三楼被隔成一间间的小房间,每个房间的门上都挂着个灯笼,上面还写着字。武安福还没等看清楚,那丫鬟就道:“公子请跟我来。”武安福稀里糊涂的跟着她走到楼梯口前第三间处,抬头一看,灯笼上写着两个字“凝云”武安福心说这就是苏凝云的房间了吧。

“公子请进吧。”那丫鬟打开了门,掀开了道帘子,武安福一低头进到房里。刚一进去,就感觉到烛光摇曳,灯影重重,整个房间都是红色和粉色,在烛光下很是暧昧。才一进房间,就觉得心跳加快,紧张起来。也不知道这个京城第一的美女,能有怎样的美丽。

“公子来了,请坐吧。”武安福正愣着看房里的情况,听到有声音传来,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个套间,里面还有个小间,中间挂着一道珠帘,里面隐约有人影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