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或许真的有自己的几分考虑,或许只是任凭蔡氏在吹着耳边风,反正刘琦的请命被立马的给准许了,就这样打发了长子去了江夏边地。
这让刘正又是心安,又是欣慰,心安的是这大侄子还是去了江夏了。欣慰的是,这大侄子还挺聪明,晓得跟自己见面瞒不住刘表,拖了这些天才去请命。撇开了与自己的关系。
新野南边十里处的一座小军营内,大伙儿自顾自的或躺着,或围坐着,谈着家里的趣事,没半点士卒的架势。
一千个人中,有六百多个就在前几个月成家了的,看见右边的小村庄了没?那里有老子沙场上拼搏来的婆娘。
老兵总是对新加入的士卒拍着胸脯这样说着。言语中对于刘正的崇敬简直是如滔滔江水一般了。
绵延不断啊。
每当这个时候,老兵总是能享受到羡慕的眼神。这种感觉真好。
只是唯一有些不好的就是那个新来的军师中郎将,似乎有些不待见咱。把咱弄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新野多好啊,给自家婆娘买东西也方便。别说是这些士卒了,就连原来是军侯,现在是刘正亲随的张肃也是有些不安分。
仗着资历,常常在魏延这个一军主帅的面前念叨。不过他油滑,有些话点到即止,并不是太让人觉得厌恶。
不过魏延是这个耳朵里进,那个耳朵里出,一个劲地训练着士卒。让张肃无可奈何。
“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还有那个什么从事徐庶?他们有自家将军那般英明吗?”张肃的心里果然还是很担心自己到手的荣华富贵会化为泡影。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想法,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
如今的新野却是一派的肃穆,糜竺是大把大把的撒钱,购买马车,还有牛车一些东西,就是因为刘正离去时的一句话,如曹操北来,请兄长南下避之。
新野守得住受不住,其实刘备心里清楚,只是事情还没临头,总不能有丧气想法吧。因此刘备在先前还是偶尔的命令士卒修缮一下城墙的。
现在倒好,因为刘正一句话,刘备就重视了起来。新野城池就这样放着了,任凭风吹雨打的,就是不管,努力的囤积着交通工具,准备南下避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