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按照秦朝的军制,普通士卒是不发钱币的,钱币只会用来奖赏军官。正常情况下,对于士卒们的奖励,通常是奖励粟米,俸禄只有拥有爵位的人才会发予。

贪狼骑士作为蒙恬建立的精锐部队,里面的士卒大多都拥有爵位,到现在为止,其中光三级的簪袅就有四十多人,二级的上造有一百多人,剩下的都是公士。如果在以前的话,养这么一支部队,不仅仅要供给他们食物,还要发放俸禄。可以说,他们就是秦代的时候,第一批吃到军饷的人。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对大秦忠心耿耿,至死不离的原因。

不过现在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俸禄拿,每日能吃饱就算不错的了。不过他们的惩罚制度,与每日里吃的食物,都是按照以前的制度来的,并加以缩减。

在秦朝没灭之前,三级爵[簪袅]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上造和公子吃的都是粗米,菜羹很少。不过到现在,所有的士卒吃的都是粗米,不过簪袅依然能吃一斗,上造七升,公士五升!菜就是大锅端上,一起吃。骑射和刀术获胜者,能增加几斗。如果粮食告急的时候,就别提斗了,都是饭勺量的。

冯英舍得用钱币来奖励部下,这在当时还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这恐怕也是冯英为什么能得到部下的忠心,对他不离不弃的原因。

在物资这么匮乏的情况下,冯英还依照按照军制在办事。在赢子婴看来,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到奖罚分明,不吝啬财物,更让赢子婴对他高看了一眼。

冯英所做的事情虽小,但他在用实际的行动在告诉贪狼骑,他们还是秦国的士卒,他们吃得用的,都是按照秦国的军制办的。这也是他们几度辗转,却还不肯脱下这一身衣甲的根本原因!

想到这里,赢子婴突然间想明白了一件事情,秦国他的核心是耕战体系!支撑耕战体系的就是这些士卒。所以,真正能让他依仗的永远只是这些士卒!只要他能拥有粮食,能将秦国的军制继续维持下去,那么他就很容易得到一支军队!

他穿越的时候,曾经还在感叹秦国的耕战体系,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可是到现在,他突然间才明白,如果他想复国!就不能不依靠这个体系!

关中的老秦人,是一些勇猛好战,希望能用战功换取爵位的人!他们血液里,都渴望着升迁和立功!只有秦国的军制,才能让普通人变成贵族,才会给普通人带来希望!这一点,恰恰是关外各国,项羽等人所不认同的!

从项羽等人的出身来讲,他们的就认定了,骨子里的血脉是成为将军统帅的标准。他们任用的人,也多是亲族中人。只有秦朝的军制,从升迁角度上来说是相对公平的!秦朝的军制里面规定了,凡是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这样。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

这一点,就是关外各国远远比不了的。就比如说,齐国的宗氏,他们从齐王到县主,姓田的有多少?他们的宗族没立下军功,照样可以为官。但姓赢的就不样!就比如说赢子婴自己,他未登基之前,虽然他被称为公子,但并未立下军功,所以在咸阳他没有爵位,不能当官。如果二世不给他们粮食,他们就会被饿死。秦始皇那么多儿子,都是公主公子,除了长子扶苏外,没一个拥有爵位和官职!这也是扶苏公子为何能拥有那么高的威望,哪怕连反贼们造反都要打着他的旗帜的原因!

与之当然,赢子婴为何能得到冯英等人的认可?还不是他的军功让人佩服,如果换成流亡的秦王博,那肯定又是另外一番情形。

想了这么多,赢子婴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这一刻开始,他突然间心里有一种明悟:在以前,他更多的是认为穿越是上天对他考验,而挽救秦国就是上天丢给他的包袱,他为了这个包袱拼命流血,挣扎求存,活得是相当的苦逼。就像是一个职员,公司总部突然把你调离到分部,还给了你一个不得不完成却又偏偏非常难完成的任务!而现在,赢子婴突然发现,这个任务的本质其实是美好的,一路走来,虽然不停的在流血,但不知不觉他已经在秦地拥有非常高的人望!他被人当成了英雄般的看待,这个时候你就发现,导致自己活得艰苦的是自己,而不是任务。

——得与失,全靠自己衡量。公司职员也许会发现,这个任务真正的目的不是公司刁难他,而是让他通过锻炼而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是为了提拔他而让他经历的一段路程,是为了升迁的而铺垫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