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是值206年十一月初。

项羽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兵降卒后,心中再无羁绊,他让龙且、司马欣为前锋,带着五万精兵出上党入河东下三川直取函谷关!田都、董翳渡汾水至河津!臧荼、司马昂领燕赵之兵击蒲板!

三军将定,项羽自统二十八万浩浩荡荡的从后面而来!

而在此时,赢子婴让驻守关中斜谷、陈仓的守将烧掉了秦岭古道、褒斜道、连云栈道,杜绝刘邦从汉中偷渡关内的可能。给各地守将传书过后,赢子婴带着一万大军赶至函谷关。

上将军李信单骑入关,在函谷与秦王相见。

二人在大帐之中商议良久,最终李信星夜赶回陕县,召集手下兵马北上安邑。

安邑守将郑秋这几天正在与韩王密信,信中谈到,项羽兵至,秦灭在即,韩王要他在项羽兵到之前投降。安邑等地本就归属韩国,战后可归降韩王,韩王韩成以后将军之位拢络他,郑秋颇为心动。

安邑旁边不过二十里有一小县,名夏县。陕县至夏县不过百里,李信日夜兼程,不到两日就赶到了离夏县不远的落隗坡。等到天黑,秦军星夜袭击,夏县城低人少,不到两个时辰便落入李信之手。

夏城守将乃郑秋之弟,名爽。安邑城大,如果强攻,必定伤亡惨重。李信让郑爽书信一封,就说流寇围城甚急,要他出兵相救。郑爽乃无胆鼠辈,为了自己保住性命便答应修书。

围城之信传到郑秋手中,郑秋当即气得大骂郑爽无能。如今天下纷乱,各地流寇数不胜数,流寇围城之事也不算新鲜。当下立即调集军马,只留下一千守城,然后领着大军前往夏县相救。行至途中被李信大军埋伏,郑秋之军被秦军团团困住。此时郑秋知道中计,看周围士卒的黑衣黑旗,才明白这是秦军。郑秋不愿战死,于是向李信乞降,李信不许,郑秋与带着的几千士卒全部被射杀在山谷之中。

杀死郑秋之后,李信兵袭安邑。大军到达安邑城下,留守的一千士卒在副将的带领下开城门投降。李信军入安邑,然后派人四处封锁城门,不许城中消息传漏。

夏县郑爽也被押送至安邑,李信好酒好肉的招待他,还安排一间小院供他歇息。

郑爽在安邑住了几日后,看到秦军守备松懈,于是在一天晚上趁机逃走。他一路东躲西藏,生怕秦军发现。最开先的时候,他是准备南下投韩成的,不过南下有秦兵阻路,他害怕被秦军发现;于是掉头北上侯马,一路畅行无阻。

在侯马他见到了秦将赵函,赵函与郑秋有旧,二人曾共同商议入韩。不过赵函兵马不多,侯马也比不过安邑,所以一切都以郑秋为主。此时面见郑爽,心中大惊,慌忙问他缘故。郑爽朝赵函哭诉:“秦军派人偷袭了夏县,然后强攻安邑。他们人多,大哥抵挡不住,被秦军给杀了!我也是侥幸得了性命,才来投奔将军的!”

赵函听闻秦军已下安邑,心中也是大惊失色,现安邑被秦军夺了,南下与韩王韩成的密约已经不在。项羽领着六国之军来攻打秦国,秦国不拒关死守,还跑出来打安邑干什么?

赵函好心安慰了郑爽,然后将他打发出去,自己在房里沉思:“如今丢了安邑,侯马便成了孤城,此时投降韩成估计也不会给我什么大官。听说项羽前锋快到临汾了,我不如早些去投项羽,告之秦军消息,说不定项羽高兴还能携带自己一起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