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些,你觉得征俄有无必要呐?”
打机锋抖包袱,杨猛自认不是左骡子的对手,要解开左骡子的心结,直来直去最好,国外的事情,适合曾涤生去干,而国内则是适合左骡子去干,他回来,杨猛正求之不得呢!
处理读书人,还是读书人的事儿,曾涤生办这些。只怕会徇私,而左骡子就不一样了,他虽然也是个读书人,但不算是儒家正统,只能算是个杂家。
“征俄之事,分属必要,但妄造杀孽岂不是落人口实之举?”
杨老三直来直去,左骡子也不客气,直接就点出了杨老三的缺失之处。
“老子也想直接打英法两国报仇呐!但英法两国漂洋过海,想要打这两国,颇为不易,起码以咱们现在的实力,十年二十年之内,是没有打这两国的希望,既然打不到,就只能杀鸡儆猴了。
华夏想要崛起,外围必须要处理妥帖,为今之计,唯有一个字‘打’,声势是打出来的,咱们不打就要挨打,有句话说的好,叫做死道友不死贫道,这道友与贫道,你左骡子愿意看着哪个死呢?”
沙俄的无数百姓大多是被冤杀的,这个杨猛承认,但千不该万不该,沙俄不该插足大清,既然插足了,就要付出代价,只是如今的代价,太过大了一些,但总归是大清有理不是?
“三爷的筹谋自然高明,但无分男女老幼,杀伤数千万人口,总归是不对的,沙俄有其打的必要,但无需如此歹毒吧?”
事到如今,左骡子也不管什么僭越不僭越了,沙俄之事,他看不过眼,不平则鸣,杨老三若是能听的进去,话说的过分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
“要说这事儿,就是小孩儿没娘说起来话长了。
左骡子你说这沙俄被占了大半的领土,他们会不会反击呢?
若是反击咱们该如何应付呢?在老子看来,与其与沙俄死死的纠缠,不若毕其功于一役,杀伤沙俄的人口,是消弭战争的最好方式,沙俄人口不足,就要顾忌国内,以后在咱们与沙俄之间,再加上蒙古这个藩篱,咱们不就高枕无忧了?
怜悯沙俄,就是杀戮咱们的人口,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句,宁可死道友也不要死贫道呐!
歹毒与否,在老子看来不算什么,咱们一场饥荒,也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死人,国家不兴,这饥荒就多,饥荒多了人死的就多,打一打沙俄,死一些外人,仁义与否、歹毒与否,与咱们何干?这是满清作下的罪孽,不是新朝的罪孽。”
听了杨老三的一番话,左骡子明知这是狡辩,却无从反驳,这话与曾涤生的意思差不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金毛碧眼的货色养不熟,看杨老三的筹谋,若是征俄大胜,这大清的疆域可就要一扩再扩了,而大清的百姓,也会受益于征俄之事,不仅衣食富足,这腰杆子自此战之后,也会硬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