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的不同,决定了出发点的不同,曾涤生走的是科举路子,壮年身居高位,而左季高是剑走偏锋,靠着一身的本事和际遇走上了大清封疆之列,与正统出身的曾涤生不同,左季高对于百姓的情感更多一些。
在左季高的眼中,无论是大清还是沙俄,百姓就是百姓,战争虽说尤其必要性,但大面积的鸡犬不留,太过残酷了,征俄之事走到如今,已经是完全变味了,左季高虽有匡扶社稷、开疆拓土之心,但这样的屠戮战争,他没法接受。
曾左二人本是通向,剿灭长毛贼一路走来,感情算是笃厚的,左季高的悖论一出,就等于呵斥了,但曾涤生却不以为意,抿了一口茶汤之后,他才缓缓的开了口。
“季公,兵凶战危,此时可不是坐而论道的好时机,杨老三的手段虽然歹毒,但未尝不是处置沙俄的好法子,再者说了,即使咱们不尊号令,底下人也会不尊号令吗?
季公,这时节要变天了!”
说这些话,曾涤生也是有些无奈,曾左?手掌百万大军?这话……呵呵……
“可此事总要争一争的,我回京去见杨老三,唉……”
曾涤生的话不错,叶卡捷琳堡的事情已不可为,如今左季高能做的,也就是回京抗辩了,若是杨老三能改一改,或许还能给沙俄留些余地,不然……
“此事太难!杨老三要改天换日、再造玄黄,功业是必要的,一代帝君想要功业,最好不过开疆,西伯利亚已属杨老三的囊中之物,此次进军叶卡捷琳堡以西,可不是为了开疆,而是为了筑藩篱!
蒙古诸王那边,已有建国的传言,罪孽自有人背,季公,劝解怕是无用呐!”
如今的朝局,杨老三一言可决,曾涤生不愿见到同乡好友刀剑加身,但左季高倔强,左骡子之称非是谩骂之辞,若是他与杨老三翻脸,只怕是性命难保。
“涤公,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左骡子的脾气来了,曾涤生知道劝解也是无用,左季高与杨老三之间,还是有些暖昧不清的,或许杨老三早有定计呢?
“唉……季公,先发一份电报吧……免得落人口实!”
“千万生灵,身陷危难之中,涤公,大军就托付给你了,左季高先走一步!”
当夜,左季高带着自己的亲卫,就离开了叶卡捷琳堡,而京师后续的电报,让曾涤生长叹一声,这杨老三的手段莫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