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猛的话说完之后,胡林翼和曾涤生都陷入了沉思,至于骆秉章,他听不太明白这些,权当是听故事了,而左骡子早就了解过这些,再听一遍,也就没了新鲜感。
“部堂,还有第三点吗?”
这次开口的却是曾涤生,这位又有些岳州的弟子范儿了。
“第三点?你说呢?人有我无,国力孱弱,军械全赖外购,洋人会不会发现大清的弊病?
如今朝廷正值孱弱之时,内有长毛作乱,外有列强虎视眈眈,你大批量的购置洋枪洋炮,是不是露怯?
庚子之耻,一次也就够了,再让洋人打到天津卫,威胁到京畿,再签城下之盟,再割土赔款,就是我等武人的奇耻大辱了。
庚子两千万两赔款,导致大清国力衰弱,太平天国起势,与庚子一役有莫大的关系。
就如骆抚台所言,英夷居心叵测,曾夫子,在岳州之时,老子曾与你说过,洪秀全与英夷不清不楚之事儿,如今再加上这洋枪,你怎么说?
依着朝廷的局面,怕是英夷若是再来一次的话,你曾夫子能挡得住?还是你左季高能挡得住?反正老子自觉以目前的兵力和装备,水师团练,只能挡住万余英夷,再多只能败退了。”
杨猛还是岳州那番论调,但有了褐贝丝作为佐证,这话的说服力也就大了好多。
洪秀全与英夷有关,这话一出,骆秉章和胡林翼也是悚然而惊,这话说的不差分毫,若是洪秀全那逆贼,与英夷无关,这英夷的枪械怎么会出现在长毛贼的手中。
再说洪秀全这厮的老家,广东!可不是一个对外的大商埠吗?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可不是洋教吗?串联串联,这事儿就海了去了。
“杨部堂所言属实?那咱们就要早早的报备朝廷了!”
骆秉章知道,这事儿说到这里,已然不是在场的这些人能决定得了的,这事儿还是早先报备为好!
“骆抚台,不是老子笑话朝廷的那帮军机,只怕你和盘托出之后,他们就要畏首畏尾了,如今这事儿,只说洋枪就好,至于英夷,暗做为妙!”
今天的许多话,都是见不得人的,有忤逆有欺瞒,但杨老三话说的不错,有些事儿只能暗做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