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能开口的就只有穆荫,和六王奕?了,奕?因为僧格林沁的事情,对杨老三也有些恶感,但这次杨老三抗旨不遵,却是为了朝廷的两湖,有些话也是不好说出口的。
穆荫,之前一直不怎么提倡汉员带兵,虽说满朝的八旗子弟委实不好用、不能用,但这些人总要强过汉员的,如今曾涤生一败,倒是让他舒坦了不少,这位与僧格林沁也算是有些交情,对于杨老三,他也是个能不用就不用的心思。
祁寯藻的话是不错,杨三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杨老三的跋扈,现在可是相当的有名,湖广总督面对杨老三都要折节,在湖北,无论是满蒙回汉的臣工,见了杨老三都要低头的,这么一个跋扈子,提起来之后,还不知能惹多大麻烦呢?
但如今,皇帝问话了,恭王不开口,彭师傅不开口,剩下那两个也是搭子货,自己在军机行走的时间最长,开口说话这事儿,也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听皇帝的意思,还是想用杨三的,如今石达开兵出九江,贼众势大,怕是不用杨三也不成了,再让长毛贼肆虐两湖,只怕朝廷也担不起,一年高过一年的军资军费。
还有一点,起初用杨老三的时候,也是想着让他打通长江航道,五省水师团练,也是与滇铜有关系的,虽说在岳州折了一千万斤滇铜,但云南还有两千万斤要解运。
走陆路,怕是几十万人,上百万银子也运不到京师,沿途分拨,那朝廷和他们这帮子军机还做什么事儿?
“圣上,如今长毛贼势大,杨三的作为也不算逾越,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曾涤生败得突然,杨三能率军入黄鄂二州,显然也是为朝廷着想了,奴才觉得,让曾涤生整军以备再战,让左季高抓紧时间练楚勇,让杨三拒敌与黄鄂二州,是不错的。
但是黄鄂二州无险可守,杨三若想有所作为,一是退回武汉三镇,严防死守;二是兵出黄鄂二州,再打九江;如今曾涤生先败于九江,只怕杨三那边也不见得能成。
守黄鄂二州,势必要节节败退,惹得两湖受牵连,我看不如让杨三兵出黄鄂二州吧!”
穆荫知兵,那是扯犊子,军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正经的行伍出身,他们所能了解的军事,一是历代的兵书,二是朝臣们的折子,兵书这玩意儿,有多大作用,还得看人的水平,至于朝臣们的折子,要是能从那玩意儿里面,学会行伍之事,那才是真正的有鬼了。
穆荫玩的依旧是官场的法子,扶一个打一个,虽说不支持用汉员,但朝廷已经用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既然用了就要制衡。
曾涤生新败,左季高新军,都是需要扶持的,唯有这杨老三未尝一败,兵出黄鄂二州,话说的好听,可以两万人马,对上战败了曾涤生的石达开七万余长毛贼,杨老三还能未尝一败吗?
穆荫开了口,接下来就该轮到老六奕?了,这位年轻的王爷,想了想穆荫的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两万对七万,杨老三可不似曾涤生可以喝动两湖的绿营兵。
未尝一败的杨老三,之前一直是老宫保祁寯藻的麻烦,如今看来,到了解决这个麻烦的时候了。
还有一点穆荫不清楚,那就是五省的厘金,云贵川湘鄂,云贵湘鄂现在无厘可图,但四川却未受兵灾,那边的厘金,可都是让杨老三这厮给吞了,这么下去,只能让杨老三愈发的坐大,不如依着穆荫的法子,让他与死磕石达开,即使能胜,两万对七万,也是惨胜,若是杨老三大胜,那也没什么,祁宫保早有制衡之法,调他入京师或是给他个不能带兵的地方大员之位,分了他的兵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