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猛要在岳州、汉阳、黄州、鄂州四地,开煤铁矿,建造一个横跨两湖的,在世界上也是规模空前的大铁厂。
当然这样的工程不是几个月可以完成的,想要建成,怕是得一两年的时间,如今杨猛的主要目标,就是洞庭湖之中的岳州铁厂、炮厂,君山的船厂。
武汉三镇,汉口的船厂、汉阳的铁厂、武昌的炮厂,有了动力船和驳船,依托长江水路,先在这两地动工,之后制造就地制造机械,在黄州、鄂州,建世界最大的铁厂!
在两湖地区,建这么庞大的工业区,杨猛也是有考究的,从四川到湖南从湖南到湖北,都有不少的石墨矿藏,这里的煤铁石墨俱全,又有宽阔的长江水道,将运河挖到矿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就有了基础。
而如今周边几省,十几万太平军在肆虐,灾民难民怕是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杨猛手里的粮食充足,乱世之中,粮食就是聚集人丁的神器,有了这个东西,建造大工业基地的人力资源,是最轻松的活计了。
安徽、江西、湖南的形势不容乐观,杨猛却在武昌,绘出了一个依托长江的巨大工业基地,没有铁路之前,驳船的巨大运力,就是这个工业基地的运输保障。
第五百七十五章 厚与黑(十三)
“芷晴,拟几道文书,让明湖书院派出五百地理师,来两湖勘察地形矿产;三百建筑师,准备大型厂房的建设。
让西山书院以及下辖的西山铁厂,出一千师傅,三千工匠,到两湖教授建造高炉以及冶铁的法子。
让滇西的丁叔,派出八千精熟坑道掘进的矿丁,散布到岳州、常德、黄州、鄂州的煤铁矿,准备大规模开掘煤铁。
让广州的丁泰辰,这段时间,着力于粮食的收购,现在正值周边各国的粮食收获期,三个月的时间,不管是买还是抢,让他一月最少进口一万万斤粮食。
让广州的船厂李明福,派出一万精熟造船的技工,五十设计师,以不耽误铁甲舰和翻江龙的建造为前提,来两湖督导造船事宜。
让广东船政学堂的谭玉彬,选派三百精英教习,来两湖建江防学堂。
同时,着令宜良兵工厂、广州铁厂、广州炮厂,近期选派骨干技师入两湖建造工业学堂!”
没有什么建厂之前的论证,更没有什么不同意见,涉及到上百万人,数千万两银子的巨大产业,就在杨猛的几句话中,草草的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杨猛也不需要去研究什么,他只需要知道,两湖之地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口就好了,当下这个年景,想要在一处立足,最基础的就是粮食、人口和武力,其他的都在次要的位置,你的理论再好,没有这三样东西,全都是白给的滥材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