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交接公务,杨猛却靠到了张亮基的身边。
“抚台大人,协饷的事情,您以后还得通融一下,毕竟养活万余人马的耗费不小,杨三办的是水师团练,这牢固的江船,也是耗资不小的营生,如今武汉三镇的陆防没多大问题,这江防的问题可是不小。”
有些事儿,左骡子能办,但有些事儿,还得张亮基这个巡抚点头才行。
“杨军门,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武汉三镇重要,咱们还是要早解决为妙。”
“无船无炮啊!长毛贼有江船过万,火炮过千,咱们这水师团练,连猫带狗,也只有大小火炮二三十门,大小江船三四十艘,实力悬殊的很!
陆路防御没问题,可这江防,无船无炮,人再多也白瞎,我有心在武汉三镇,设船坞建炮局,这事儿之前我倒是有个折子,朝廷也允了,但杨三终是个武夫,有些话还是巡抚大人说一说更有分量。”
杨老三这话,张亮基也觉得很中肯,造船铸炮才能打造出强悍的水师来,武汉三镇江防为主,有了杨老三这主意,假以时日武汉三镇还是固若金汤呐!
“本抚这边倒是问题不大,只是这钱粮怕是难以筹措啊!”
事儿是好事儿,可无论是船坞还是炮厂,用的银子恐怕都得以几十万两来计算,张亮基也有心办这事儿,只怕到时候手里没银子啊!
“钱粮的事儿不劳大人费心,拱卫武汉三镇,涉及到了湖北的生死存亡,这事儿湖北上下都不能置身事外,只要大人答应了协饷之事,杨三保证半年之内做出些成效来。”
杨猛这么说话,也是在打消张亮基的顾虑,自己终是个外人,他这正牌的巡抚,才是湖北的话事人,没有他点头事情难办啊!
“那我再回去思量思量。”
话虽不错,但张亮基也不敢轻易的答应,有些事儿稳妥一点为妙。
两人说完了话,古雅月和左宗棠也交接完毕了,该是到了各回各家的时候了。
“季公,这杨老三不简单呐!”
“可不是吗!但东翁不必忧心,武汉三镇有了杨老三非祸是福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