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平贼,朝廷势必要大举派兵,朝廷的手里也不宽绰,少不得各省的协饷,湖南是个富庶的省份,别的省出个三五十万,湖南怕是怎么也得八九十万,与其将这协饷交给那些没用的八旗兵、绿营兵,抚台大人,咱们倒不如练一支可战能打的练勇。
一是可以拱卫地方,这二么!就是能跟朝廷讨价还价,咱们样的练勇能打,时不时的立些战功,您说朝廷还会逼着咱们协饷吗?”
左宗棠的法子,倒是与杨猛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以言语动人,专以利益驱动人。这么一笔账算完之后,张亮基的心里也活泛了起来,有了新的勇营,不交协饷只是小事儿,关键是勇营立了军功,也有他张亮基的一份,开先河立大功,这是有数儿的。
左宗棠以疑问结尾,张亮基早在半途就被利益打动了,这事儿做得!
“季公,这人选湘乡的罗罗山如何?”
张亮基没说银饷的事情,这事儿显然是成了,但罗泽南罗罗山,却不是左宗棠心仪的人选。
“嗯!这罗罗山是个不错的,师从理学大师唐鉴,湘乡人称罗山先生,他那学馆,上午授经史子集,下午授拳脚枪棒,一干弟子王鑫、李续宾、李续宜、杨昌浚都是能文能武的好手,做团练,他不仅有声望还有人手,只是……”
所谓先抑后扬不外如是,一句只是……,从古至今也不知祸害了多少人。
“季公,只是什么?”
罗泽南是张亮基选的,被左宗棠否了,他心里当然不怎么痛快,但左骡子是个人才,说不得他那边真有高见也说不定。
“罗罗山虽说有名望也有人手,但这功名却有些低了,秀才,怕是入不了朝廷的法眼吧?省办团练要的就是声势,这罗罗山在湖南的声势是够了,但在朝廷的眼中,他就是个老百姓而已!”
左宗棠说完这个,又停了下来,张亮基一想也是,建这个团练,虽说立功是首要的,但协饷的事情也不是小事儿,组织团练之人不入朝廷的法眼,到时候只怕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协饷得交,团练的粮饷也得出,那财政负担一下就变成百五十万之数了,湖南要想接下这笔账,也有大困难啊!
“季公说的在理,可有合适的人选?”
“人选倒是有一个,而且与罗罗山的关系匪浅,只是这人难请啊!”
“难请?这湖南境内,有谁的架子这么大呢?”
“罗罗山乡党兼着儿女亲家,湘乡白杨坪的曾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