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内部的军队,就不能称作军队了,农兵或是别的称呼,对他们来说才正合适。职业化的军队,一国有个十几万几十万也就够了,剩下的那些,无非是兵源而已。
“三爷,仿制洋货的厂子也陆续在建了,根据刘一贴的说法,咱们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原料产地的问题。”
慢慢的汇报工作,变成了提问,将问题夹在汇报之中,也算是丁泰辰在偷奸耍滑了。
“当然要考虑!还有一个需求量的问题!
比如说云南,咱们这里的牛羊不多,可对肥皂的需求,也是个大项,随着百姓手里的闲钱多了,这些东西,也就会成为日常的物品。
从藏边到川西,从川西到云南,这里面还有一个运费,若是运费太多,你也可以考虑着在云南建厂,若运费寥寥无几,哪里的花费最低,就在哪里建厂。
说到这个,修路也就是个大问题了,最近修路那边的进程如何呢?”
说到哪算哪,对于大局杨猛除了把握最关键的东西,其他的事务,他基本不管,想起了就问一句,想不起来,就任其自己发展,云南的事情单靠一个人,累死也做不完。
“各地的矿场,几乎都在山区,现在主要修的还是矿场的道路。”
这话又属于胡话了,开山修路岂是一两个月的事情,一两里的山路,三五千人,两三年的时间还是要的。
对于这个,丁泰辰也只能含含糊糊的回答了。
“矿场的路这么难修吗?说说难点!”
杨猛一听这话,就知道丁泰辰在打马虎眼,眉头一皱,杨猛就和丁泰辰较起了真。
“开山路,全靠人凿,几百人齐上阵,一天也开不了几尺的山路!”
困难就是困难,不说出来,就怕三爷大手一挥,派上更多的人手,开的山路,不过六七尺的宽度,人多了也挤不上去啊!
“人凿?这算是什么法子?用火药炸!炸开之后人上去清理就是了!搬搬碎石能花多少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