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意思杨猛大概能猜得到,但朝廷的军饷怎么出,杨猛就猜不到了,等待朝廷旨意的这段时间,不仅是朵康厉兵秣马的时间,也是杨猛安定川西三角地的时间。
眼高于顶的宁远府现在也巴巴的来了昭觉,但这位府台大人,在昭觉的地位却有些尴尬,昭觉政事,杨猛不点头就不能执行,宁远府也得了川督琦善的指点,知道坐镇昭觉的杨老三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虽说心里有气,但这事儿只能忍下了。
打发走了大哥杨勇和魏芷晴一行人,杨猛没干别的,只是督促着韦驼子,抓紧训练那三万矿丁,现在昭觉一地,不仅有三万矿丁,无数民团,还有杨家新军两千,滇西新军五千,三万七千可战之兵,对于守住昭觉,杨猛信心十足。
三万矿丁要想成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但要有些杀伤力就简单了,一个枪头,一根硬木杆,这三万矿丁也足以和四川绿营,以及成都将军麾下的八旗兵媲美了。
笼络了六七成的百姓,兼并了八九成的土地,现在的川西三角地,勉强算是归顺了杨家,但许多暗地里的东西,还需要处理,各地的大户,就是杨家的敌人。
要处置这些人,杨猛所欠缺的还是朝廷平乱的旨意,川西平乱的差事,他也是志在必得的,对于朝廷是否能在第一时间,让自己带兵平乱,杨猛不敢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他之外无论是谁想平息川西的叛乱,都会失败!
无论是成都将军还是四川绿营,即使他们真能震慑住打箭炉一带的朵康土司,杨猛手里还有三万七千叛匪呢!朝廷要想跨过他杨猛平息川西之乱,那是不可能的。
川西三角地并不安稳,那些个蠢蠢欲动的大户,就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杨猛许出去的钱粮,凭着五大户的家财,也只能支持三五个月。向北进发平定整个川西,杨猛也需要大把的银子和大批的粮食。
朝廷的旨意,就是这一切的来源!有了剿匪戡乱的大权,他杨猛才有机会,以乱匪的名义,镇压三角地上名声不好的大户,而川西大户十个里面有六七个都是名声不怎好的,这些大户就是银子和粮食的来源。
川西各族的土贵族、土领主、伪土司、伪官府,也是一个相对强大的势力团体,这些人多半是山民,这些地方行的大多是农奴制,这样的山民贵族,在当地的声威太大,不剪除他们,杨猛也不安心呐!
等待的时间无论长短,都是一种煎熬,杨猛对此没什么感觉,可昭觉县却一天三四趟的往杨猛的庄子里跑,看来朵康土司,给了昭觉县莫大的压力。
“昭觉县,我说你就不能安稳点吗?你好歹也是个朝廷命官,怎么就这么怂呢?”
至今,杨猛都没问过昭觉县的名字,这样的人,一个昭觉县的称呼也就够了,入不了杨猛的法眼。
“三爷诶!您是不知道朵康土司的厉害,所以才视之如无物。
下官自为官以来,就在这川西打转转,从书吏到钱谷师爷,从钱谷师爷到一县典史,最后才做了这昭觉县,对于川西的情势,下官可是看的清清楚楚啊!
大小金川,不过是区区弹丸之地,莎罗土司和泽旺土司,加起来也不过几万人,比起现在的一些土贵族、土领主,这两个土司的实力都稍有不及,可就是这弹丸之地大小金川,前前后后耗时近三十年,征战的时间近八年,耗资数千万两,死伤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