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军机们也在观望,滇铜又成了一个焦点,道光帝想知道的是这批滇铜的成色,而军机们想知道的是这批滇铜的新旧,林则徐则是利用滇铜解京的这个时间,为后面的暴风骤雨蓄力。
杨毅在云南府的差事做的不错,在林老虎门下学艺七年,到了他大展拳脚的时候了,杨家、林则徐都没有帮他,云南府的差事虽说做的有些波折,但跌跌撞撞的杨毅,还是挤了出来。
欺上瞒下、尔虞我诈,杨毅最初不适应的时候,徐子渭的几句点拨,让他慢慢偏离了林则徐的路子,这么微小的偏移,在林则徐眼里是活学活用,而在刘存仁的眼里,剩下的只有无奈。
和风细雨,对大多数云南的官员来说是好事,可对滇西的部分官员,尤其是永昌的官员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永昌一案、罗天池一案,是钦定的案子,任谁也不敢怠慢的,林则徐迟迟不发动,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大清的官员,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上意,和风细雨后的雷霆,已经被有些人看在了眼中。
沈聚成这个倒霉蛋,终是没能等到永昌一案开审的那一刻,病死在狱中了,沈振达接了沈聚成的家产,也接了永昌团总的位子,在有心人的串联下,一个包括了永昌哨练、汉人地主、七把香会、朝廷官员的小团体,也在慢慢的成型。
杨猛这段时间的日子过得很滋润,韦驼子顶了他的参将缺,林则徐还在摸排云南绿营的情况,让杨猛接任督标中军,现在缺的就是朝廷的首肯,只要得了廷寄,杨猛就要上任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永昌同知
九月底十月初,对杨家来说算是个比较好的时间段吧!杨家老二杨毅,纳捐为官之后的第三个月,荣升正五品的永昌同知,以他二十多岁三十不到的岁数,在大清官场,也属于可圈可点的了。
而杨家老三杨猛也接了云贵总督督标中军的职司,这个位子的官职虽说不入流,但手里的实权与兵将也是可圈可点的。
“林则徐这个狗才,原来憋着坏呢!我说这老奸贼怎么不处理永昌的事情,反倒着紧云南府的营生,原来又想让二哥去打前站。”
杨家昆明老宅的正堂,杨士勤、魏五、徐子渭在座,杨猛大咧咧的站在门口,正怒骂林则徐呢!
永昌是杨家在滇西的一个弱点,永昌所属的州县还凑活,可永昌府周边,杨家的势力真是不怎么样,只因为那里的小半土地涉及永昌屠回一案,占着那些田产的人,很想转手,可杨家不能接这个茬啊!
七把香会、永昌周边的哨练,在永昌这一个点上,杨家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老三,怎么说话呢!林大人再怎么说也是你二哥的坐师,还有一点,为官两个月,就升了一级,也算是林则徐对你二哥的提拔。
永昌那边虽说不太平,凭我杨家的声名,量那帮脏心烂肺的玩意儿,也不敢对你二哥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