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猛频频赏赐这些人也是有原因的,云南重武轻文,读书人的月俸只能保证温饱,想要衣食富足,就得办事,赏赐就是激励这些读书人,出成果的办法,做成了一件事情,就够十年八年的月俸,不怕这些人不出力,这也是杨猛将读书人的月俸,定为最低的原因之一。
“你来说说吧!”
葛仕扬的炭笔一指,又一个夫子,应声而起。
“《梦溪笔谈》里还提到了胆矾炼铜法、浸铜法,还有一部分开矿的法门,这些对滇铜复起有些作用。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船坞建造法、盐井维护法等等在此书里都有记载。”
这位看来是想投机了,拾人牙慧,但也算不错,起码敢说,能说。
“嗯!不错,赏银十两,你也参与那《梦溪笔谈》的考据组吧!此书已经有了眉目,接下来就谈别的。”
一晚上的时间,不能尽着一本书使劲,杨猛需要听得是能用的东西,《梦溪笔谈》已经出来来,还得看看有没有别的好东西。
“下一个!”
葛仕扬的炭笔一点,这次还是个老学究。
“三爷、魏先生、葛师傅,要说这工学典籍,除了《梦溪笔谈》,还有春秋时的《考工记》、汉朝时的《九章算术》可用。
这两本书虽说成书时间很久,但里面记载的东西,却是后世工学书籍的始祖,有了这两本书,咱们就可以整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
纲举目张,有了这个纲要咱们就是演化其他书籍,也有路可循。”
这位的见识就不一般了,这可是把视线放在了整个洋务的发展脉络上,他说的这些,葛仕扬没什么反应,魏五也是一样,在场的好像只有杨猛,听出了里面的玄机。
“不错!赏金五百两,你就作为西山书院的总教习,将你所说的编纂出来,书名就叫《科技发展脉络》,此书成了我保你在云南的荣华。
除了你所说的东西,还有就是各种工学典籍因何而衰,因何不受各大王朝的待见,你可以诟病历代朝廷,我保你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