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页

蒙山军[校对版] wanglong 3834 字 2022-10-20

他承认俄国有许多令他钦佩的东西。辽阔无垠的疆域,一望无际的森林和美丽的城市,他喜欢彼得堡,喜欢彼得堡的建筑和运河,在沂南山区长大的他格外喜欢水,因为沂蒙山区实在是太缺水了。可是人家不缺水,除了严寒,范德平喜欢这里的一切。如果不是跟了龙谦,范德平认为自己不会有机会代表中国跟俄国皇帝、政府总理等世界级大人物打交道。念过四年私塾的范德平通读过《简明中国近代史》,那是建国后文教部编撰的一本十万字的近代史普及读物,从鸦片战争讲到了蒙山军建政。其中一半的篇幅是讲述列强对华侵略的历史。从1840-1910,完全是一部屈辱史。可是,仅仅七年,七年啊,中国就可以跟列强平等对话了。这完全是因为蒙山军的崛起。范德平读史得出的结论是军队是主宰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只要有了军队,就会有政权,只要掌握政权,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建军不过二十年的蒙山军可以走出国门为国家利益作战,为什么不能夺取更多的领土?文教部还编撰过一本《中国的人口问题》,这本小册子以青州一个集镇的人口调查为基础,讲述了中国人口增长的现状和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小册子的作者由此推断,如果国家不采取控制生育的政策,三十年内,中国的人口将实现翻番,总数将突破八亿人。小册子还讲了中国人口的分布和地理,认为中国幅员虽广,可供居住生活的地方却有限,有一半的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沙漠、高原所占的比例过大。这本小册子曾引起了国内广泛的争论,那时他在上海当市长,曾要来上海市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发现上海的人口增长比小册子所讲的青州那个集镇更快。这或许是龙谦提出控制人口的依据?但龙谦的提议一直未形成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没有几个人支持他的观点。自古以来,政府的成绩之一就是户籍的增长,哪有嫌自己的人口多的?而且,范德平认为,国境线是根据国家的实力来划定的,俄国可以从中国割走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为什么不能依靠军队要回来?军队不就是做这个的吗?范德平觉得,自己追随了十几年的领袖身上有着极为矛盾的性格,而且这种矛盾表现越来越多了,比如执行俄国战略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点……在布党暴动成功并悍然发出了停战要求后,可以想见英法的愤怒,为什么不利用这个大好的局势一举荡平俄国呢?俄军已经不成样子了,只要给他一个集团军而且保证充足的供应,他有把握在两个月内占领莫斯科和彼得堡,这不就完事了?扶持一个亲华的政权,俄国不就成为了中国的附庸?看看西伯利亚吧,走上几十里也见不到一个人,哪里还用担心人口的增长?

主人的到来打断了范德平的胡思乱想。

长着一头浓密黑发的托洛茨基首先表示了歉意,说一件紧急公务耽误了时间,请中国客人谅解。范德平开门见山地讲了自己的来意,对于范德平提出的战争问题做了坦率的回答,“俄国感谢中国远征军,但我们已经确定了结束战争的方针,人民不愿再打下去了,我们已经发出了对各交战国的和平呼吁,如果德国人愿意和平,那么就应当结束战争!”

“我们当然注意到了贵方的声明,”范德平面色严峻,“可是,您明白它带来的后果。如果德军与贵方实现停火,我军将受到德军优势军力的威胁!事关我远征军百万将士的安全,也事关贵我两国的关系,我代表我国政府向您声明,如果贵方单方面停战,我军将不得不自由行动。”

范德平确实得到了国内的授权。

“尊敬的范将军,克伦斯基卖国政府所签署的一切协定已经无效了,我党已经掌握了全俄政权,我们愿意与中国建立平等基础的友谊,前提是贵国承认俄国新政府并且尊重俄国人民的选择。”托洛茨基听懂了范德平话语里的威胁,但他目前根本无力顾及乌克兰及波兰局势,在乌克兰及波兰的中国远征军如何行动,托洛茨基既顾不上也不愿管,他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一支布党自己的可靠武装。之前,他和乌里扬诺夫就中国远征军问题交换意见时,乌里扬诺夫明确表示,中国人留在乌克兰或者俄国什么地方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最好的结果是让他们撤出俄国,即使德国人占领那些地方也没什么了不起。

托洛茨基完全赞同乌里扬诺夫的意见,他们明白,在美国参战后,德国投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即使德国人乘虚而入侵占南俄大片领土,在德国战败后一样会收回。现在的关键是建立和巩固政权,特别是建立红军,这是巩固政权的关键。

在此指导思想下,中国远征军留在俄国反而对布党不利。

“尊重俄国人民的选择?哪一个俄国人?是全民公决的结果吗?我军入俄作战是与贵国签署了协议的,我们必须尊重历史。我国总统授权于我,向贵方阐述我国对于俄国问题的基本原则,我国尊重俄国的政权更迭,我国也愿意与贵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中国远征军为了俄国不受德国的蹂躏,受贵国皇帝陛下的邀请,从去年秋季入俄以来,连续奋战,收复了罗马尼亚和波南,拯救了俄国南部战线,付出了数以十万计的惨重牺牲,贵方无视我国的利益以及远征军将士的安全,未征求我国的意见便单独向敌国谋求停战,这是赤裸裸的背叛!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想一想吧,托洛茨基先生!”

托洛茨基耸耸肩,冷漠地看着范德平,“很遗憾,这是我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在当前局势下,我们认为是唯一正确的决定。贵军的去留,只能由贵军自己决定了。”

“那就太遗憾了!”范德平冷冷地说,“是你们终结了双方用鲜血凝就的友谊,而不是我们。再见吧,托洛茨基先生。”

向北京报告了布党中央的态度并得到北京的指示后,范德平在做了最后的布置后,率领远征军联络处所有人员包括那个用来保卫联络处的加强连分批撤出了彼得堡,尽管俄国铁路线更加混乱了,但新政权还是拨出了一列专列。

外交机构仍留守彼得堡。

因为国内的指示,范德平正式履行远征军参谋长的愿望再次落空了。他将向王明远汇报彼得堡情况后前往鄂木斯克,继续做他的“军人外交家”。

在前往卢布林的专列上,范德平向带队来彼得堡的孟恩范中校了解了第9军的情况。这是范德平非常喜欢的部队,范德平一直认为自己是北方军系统的人,尽管他在建国后就离开了军队。不过,孟中校却不是第9军出身,他应该算是南方军的兵。如今孟恩范的老部队第1军已经上来了,并且换防到了第一线。

孟中校在汇报了范德平的询问后向参谋长提了个要求,能不能将他调回1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