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组织法》规定了共和国各机关的级别,在业已成立的十几个部局中,级别是不同的,国安总局、兵工总署、新闻出版总署、总统办公厅是副部级衙门,比其余部门低了半格。王月蝉原先的级别为副厅级,改换门庭后,立即升为了正厅级。
龙谦对详细规范政府官员的级别有些不愿意,但洪粤诚、方声远认为是绝对必要的,没有这个规定,官员的待遇、晋级就无章可循了。龙谦也就不再坚持了。方声远当然不知道龙谦对于政府官员官僚化和政府机构膨胀化深切的担心。为此,龙谦在一次小范围会议里,给总理方声远交代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严格限制政府机构副职的设置,原则上每个岗位不得超过两名副职。
级别是有了,但待遇尚在制定中,那是方声远的任务,王月蝉从副厅升为正厅,薪水还是老样子,而且那份薪水也是临时确定的,国安总局和兵工总署的薪水标准就不一样,前者比后者低得多,为此江云很有意见,几次催促总理府尽快统一各部门的薪酬。
这些都是大事,与本章内容无关。现在回到正题吧。
陈超回到部里,立即命令祖谦之通知许公持过来开会。
在等许公持到来的时候,陈超静静地思考了即将展开的整肃工作。
第一是谁来办?陈超手里有两支力量,一是国安总局,二是首都警察厅。该以谁为主呢?
月初他从山东返京后,住在了海晏堂,有的是时间跟龙谦交流,其中有两次专门谈了警政部业务,按照龙谦的设想,警政部是全国警察总部,同时在行政上领导国安总局。一实一虚,实的是警察,虚的是国安,而警察和国安两大系统,恰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明暗两条线,就人数而言,警察队伍将大大超越国安总局。但目前情况,警察队伍还没有完全组建,而脱胎于蒙山军情报处的国安总局经过数年的发展,已是一个已经基本完备的机构,不仅总局机构相对完善,而且各省都有分站,而警察队伍除了首都警察厅还像个样子,各省的警察队伍刚开始组建,考虑到行动不止在首都,这次的整肃工作只能由国安总局唱主角。
第二就是办谁。这点陈超还没有想清楚。如果只是清查本次的行刺未遂,龙谦又何必专门布置?显然龙谦的目的不在于此。那么,他究竟要做什么?
自己那位女婿总是说共和国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不仅对别人这样说,对自己也说过多次。开国会,定宪法,建政党,确实为历史所无。但在陈超看来,中华共和国取代满清,说来说去还是一次改朝换代。开国会也罢,建政党也好,都是龙谦巩固自己统治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想通了这一节,陈超的思路便顺畅起来。中国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有过多少次改朝换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路数下来,足足可以讲半天。而同一个王朝中每一个新皇帝登基,实际上也是一次小的改朝换代嘛。
改朝换代做什么?招降纳叛是必须的。这点龙谦做的相当成功,一个国会,基本是将国内精英一网打尽了。看看政府各部的部长们,民党的,满清的有多少?一度时间陈超都在担心龙谦的核心班底会有强力的反弹了。他本来以为龙谦会启用大批军队将领进入政府的,但除了邓清华、连树鹏等区区数人,将军们依旧留在了军队,这些打天下的功臣事实上并未享受“胜利果实”。王明远虽然是部长,但实际上还是留在了军队,跟地方没有任何的关系啊。
陈超跟将军们是熟悉的,不止一次听到将军们不愿离开军队的呼声,他感到可笑。马上打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乱世重武,治世重文,国家如果一直处于战争状态,那就亡国无日了!还是缺少文化啊,竟然看不到就实际权力而言,文官将很快超越武将了。龙谦已经在考虑结束全国范围内的军事管制了,当各省政府成立后,军队将领除了练兵,还能做什么?
龙谦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呢?认为他一手带出来的将军干不了文事?没错,确实一些人不适合到政府工作,比如封国柱,比如吴念,比如程二虎,但其中很多人其实是文武双全的,像被龙谦安排搞了海军的宁时俊,在陈超看来完全可以出任总理。至于叶延冰、胡宗玉、石大寿、蓝心治,包括熊勋,都可以出任政府要职,何至于启用端方、伍廷芳、段祺瑞、王士珍啊?
还有鲁山。前天晚上,准确地说是昨日凌晨,陈超亲眼看见龙谦独自在书房落了泪。当然是为了鲁山。
“断了我一根臂膀啊。”龙谦对自己说,“要知道这个结果,无论如何不会同意他亲自远征啊……没有了鲁山,让我怎么办?北方军交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