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页

苏天成没有在养心殿办公,他听从了朱审烜等人的建议,在乾清宫署理政务,这里本来就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以前的养心殿,主要作用是秉笔太监办理公务,或者是皇上炼丹的场所,不知道为什么朱由检会在养心殿署理政务。

大晋朝廷的丞相、六部尚书全部都到了乾清宫,除开右都御使徐尔一尚在南京,待到培训完诸多的官吏之后,才会赶赴京城。

所有人都清楚,这次到乾清宫,肯定是商议大事情的。

苏天成也是开门见山,很直接的说到了册立皇太子的事宜。

“朕今日召集你们,主要就是为了册立皇太子的事宜,皇太子乃是一国之储君,身份地位都非同一般,以往的诸多王朝,包括大名朝廷,对于册立储君一事,都是讳莫如深,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皇帝的家事,文武大臣是不能够轻易开口的,朕不是这样的看法。”

“一国之储君,地位显赫,职责重大,关乎王朝的兴衰,与诸位和老百姓都是息息相关的,故而册立皇太子一事,必须要征询多方面的意见,此等的规矩,日后必须要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历史上的昏君,诸位都是知晓的,唐朝末年的时候,太监决定皇帝人选,导致了兴盛无比的大唐王朝毁于一旦,更有因为权势之需要,随便废立储君,秦朝时候的赵高和李斯,诸位也是清楚的,大秦帝国到了秦二世的手里,就彻底覆灭了。”

“朕的意思很明确,希望诸位都以公正之心来发表意见,帮助朕确立皇太子的人选……”

苏天成一席话之后,大殿里面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内心感慨的苏天成,知道仅仅几句话,是不可能改变千百年的认识和习惯的。

其实他已经很注意了,但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譬如说朱审馨是皇后,朱审烜是尚书令、内阁首辅,百官之首,这等的权势是惊人的,普天之下,除开他苏天成敢于直接的批评,其余人肯定是不敢说什么的,就算是诸多的丞相,也不会随意的提出来意见。

看见众人都没有开口说话,苏天成无奈,继续开口了。

“朕的意见,苏明劼可以册封为皇太子,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其他的看法。”

朱审烜的脸上露出了一闪而逝的笑容,但在这件事情上面,他是不会开口说话的,毕竟朱审馨是他的妹妹,苏明劼是他的亲侄子,自己又是百官之首,这样的情况之下,是必须要避讳的,否则引发了皇上的猜忌,就不好说了。

朱审烜不开口,内阁次辅杨嗣昌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很合适。”

杨嗣昌发表了意见,其余人都跟着说好了,朱审烜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