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人家出身的公子哥就是公子哥,脸皮早就锻炼得水火不侵了,见三白不理他,长孙冲也是脸不变色,自己拿起块点心塞到嘴里,嘟囔道:“还是自己眼前的好吃。”马上就又转移到正题上了:“难道这还不算事么?你想想,二郎你向来做事,都是跟着圣人的心思走的,圣人想做什么,你都能帮他完成,现在可好,圣人想拆了永安宫,你却要重建,这可不好啊,要是被有心人利用起来,说你二郎如今翅膀硬了,不拿圣人的话当一回事了,三人成虎,这对你该有多不利?”
“哦?如果其他人不支持还情有可原,可若要是你阿爹和你长孙家不支持,那被骂的可不是我王璃,而是你长孙家了。”王况笑笑:“某来问你,太上皇可是有痹症?”
“有哇,要不是有痹症,姑丈也不会说修永安宫了。”这时候长孙冲已经不管这是不是他自己家里了,姑丈二字顺嘴就来,平日里私底下见了皇帝,他就是这么叫的,在家里也是这么叫。
“你姑姑的痨病什么时候起的?”王况继续问。
“圣人登基前,随圣人出征,染了风寒后起的,不过却是在圣人登基后严重起来的。”对这个,长孙冲的了解程度比王况只高不低。
“晋王是不是打小就体弱多病?长乐公主的气疾是不是搬到太极宫后才起的?小扣子她们是不是也一样有类似的病症?”王况撇了撇嘴,要不是他打从见到小公主的第一眼就想起来这是个短命的公主,提醒长孙皇后在给自己调理的时候,不要忘了把两个小公主也捎带上的话,这两个人见人爱的小鬼机灵怕是早就化为一杯黄土了。
李世民没登基前,是住在秦王府,秦王府并不在太极宫中,这个不用问,任何人都知道。但是,长孙冲突然明白过来王况为什么要问这一连串的问题了,他睁大了眼睛,一脸的震撼:“二郎你是说,这太极宫有问题?是谁做的手脚?二郎你赶快用你的神通算算,看某不把他揪出来挫骨扬灰!”
“太极宫是有问题,但并不是有人做了手脚。”王况摇摇头,“当初前隋建这太极宫,哦,当时应该叫大兴宫,前隋才结束了百年的中原江山分崩离析,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哪里有那么多的钱物来大兴土木?因此这大兴宫的修建也是因陋就简,草草完工了事。连地基也都和整个长安城齐平的,有的地方甚至比长安还低。”
“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四面环山,北有关外高地,南有终南山,将个八百里秦川南北包裹了起来,这个地貌固然是易守南攻,但也因此就形成了长安独有的闷热潮湿的环境,不旱的话就闷得紧,可要一旱起来,又热得紧。有渭水奔流不息,水汽极重,而气疾,痹病,痨病这些病症,恰恰是最忌讳潮湿环境的,好么,结果大兴宫地势又低,水汽上面的去不了,咱们没本事,可地底下往上涌的水汽呢?又没很好的隔绝了,你说能不出事么?”王况也有点头疼,本来这太极宫这时候应该还是叫大兴宫的,改名太极宫应该是在大明宫修好之后的事,也是几十年后才会发生的事,但这一切都变了,搞得王况有时候都经常搞混,哪些是本来的,哪些是因为自己的参与而改变了的?
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恪求援
“那照二郎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太极宫的地势低,当初修建得简单了,因此太极宫阴冷潮湿,所以才会……?”他有些不敢想下去了,其实,当王况才说到一半的时候,长孙冲就明白问题就出在太极宫上了,他当下再也坐不住了:“既然如此,我长孙家倒是非要支持修建永安宫不可了,就是圣人不允,阿爹就算是舍了长孙家所有的财物捐出来,也会支持的,某告辞。”说完,就匆匆离去。
搞定一个!王况笑笑,有点期待起来,下一个登门的会是谁呢?李靖还是萧瑀?又或者是房杜俩老头?三架马车肯定不会来,他们现在几乎就是盲目的支持王况,以秦琼为首,程老魔王和尉迟老黑俩家伙在边上一唱一和的,军中一系大多都会支持自己的提议,哪怕王况说将他们这些将军的薪俸削一半,他们也肯定是考虑都不考虑一下,第一个跳出来附和的。
这也就是王况,王况肯定不会让自己人吃亏,这就是三驾马车这些年来的共识,有时候王况都在想着是不是给他们来个恶作剧下,让他们吃点亏,瞧瞧我到底什么时候是从来没有让和自己亲近的人吃亏了?但三驾马车可是长辈,又在自己没有根基的时候保驾护航,真要作了恶作剧,怕是不明真相的人都要说自己是属于那种过河拆桥的小人了。
没想魏老头没来,李靖也没来,萧瑀也没来,房老头和杜老头更是没个踪影,来的反而是王况根本想象不到的,李恪一摇一晃的上门来了。不光他自己来,还带来了个王况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并州总管李世勣!
王况大惊,门房才一报完名,王况就跳了起来:靠,这是什么时候?皇帝不在的时候,你并州总管没奉诏就私自进京?还敢跟皇子前来?你不要命我还要命呢!
很快,李恪就在门房的引导下进来了,这个家伙就是个风骚货,这么冷的天,王况穿着裘皮袄都觉着冷,还让两只小松鼠蹲在他的肩膀上,用它们那大尾巴给自己的脖子取暖,而李恪呢,还是一袭秋装,手中还要拿个羽扇,这是要学诸葛亮还是想去把妹呀?王况心里直犯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