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卢寺的用度,这两个月增加了多少?”还是正事要紧,这称呼的事么,以后再说。还不知道自己有没这个命呢,要是李世民回来,长孙那边一个不小心露了点马脚,自己就只好跑路了,时间紧迫,怕是来不及,还是能做点什么就先做点什么吧。
“这个倒无关紧要,圣人信中都说定了,从今往后鸿卢寺的用度,是需要多少就拨付多少,没有上限,用地也是如此,只要鸿卢寺需要的,哪怕是皇庄或者是行宫,都要腾出来。”说起这个丛雬就唏嘘起来,本朝自立国以来,有哪个部门有这么样的待遇?别说本朝,就是上追三千年,也未必有哪个部门有如此的礼遇,可能下溯三千年也不一定能有,自己还真是赶上好时光了,能在致仕前见到如此浩大的手笔。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丛卿正等下回去,就将鸿卢寺的各个年轻能跑的官员小吏都遣出去,找几处占地百亩以上,环境幽雅,且周围无闹市嘈杂,有树,有水的地方,不过呢,也尽量找那些人家少的,不要因为我们找地而影响了百姓的生活才是。记住,这地块该是多少钱就要如数的付出,若是有不愿意出让的,也不要强求,城里没地,郊外也是可以的。万万不可用了朝廷来压人。”
丛雬连声应下,丛家本来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自然是对以朝廷压人来强取无甚好感的,王况这么说,反而让他如释重负,至少不会让自己在致仕前在征地上背上骂名了。
“其他倒没什么紧要的,对了,还有两件事,一是让衙役们留意一个喜着女装的鞠姓男子,若是他找上鸿卢寺,不妨晾上几天,就说公事繁忙,没空。另一个就是以鸿卢寺的名义发文给天下各州,广张英雄贴,只要身有技艺,不管这个技艺是用来做什么的,各州都可选送来长安,嗯,来长安面试,对,就是面试,当面考试的意思。一经录用,各州衙门都可得到奖励,这个奖励么,暂时还没有想起,你就说是圣人说的就是了,一定有奖。怎么?丛卿正怎么用这眼光看着某?哦,您大概是顾虑圣人奖励这事吧?无妨的,某在东治,曾和圣人定下来了,若有人以此来诘难于你,你就说是某得了圣人的许可就是了。”
第六百五十三章 觊觎
既然建安公,哦,不是,是建安侯说了这是他跟圣人在东治就商议好的事情,那就不会有假了,如今朝堂上知道圣人去了哪的人并不多,止于相公之流而已,而他丛雬作为鸿卢寺卿正,也正是因为圣人的来信说了鸿卢寺归建安侯管之后才有这么好的运气知道圣人去了哪了。甚至当李老尚书和卢国公调了羽林大营和持金吾的两营兵马入皇城加强戒备时,许多官员还惶惶不安,以为当今有恙呢,要不是长孙相公最后明言,圣人微服去了某处,恐怕大家整天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听着似乎建安侯还不大愿意当这个郡公的意思?果真是个与世无争淡薄名利的好儿郎呀,难怪圣人甚至发话说与番属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都要以建安侯的意见为主了,这样的人,换做人任何的君王都喜欢。不过这话丛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说是不敢说的。
“只是,要这么多地做什么呢?离人馆至今还没满人呢。”这是个疑问,不能不问,离人馆本来就是给那些来朝廷当质的番属国王子或是世子所居之地,为了照顾他们离家千里的心情,离人馆建得很大,每个番王世子都是独占了一个大院落,其面积比长安绝大部分的伯以下的爵位官员的府邸都要大。但就是如此,十亭里起码还空出了六亭的院落没人住呢,就算是把大唐周边所有国家都征服了,让他们向大唐称臣也远员用不了这么多。
这也是朝廷所料不及的,以前西域一地大大小小就有上百国家,有的甚至一城就是一国,当初建这么大的离人馆,就是为了这些个小国准备的,却没想到,才短短的不到二十年,这些小国就已经基本归附,其中还有不少直接就改为了大唐的一个州或一个县,结果就是离人馆一直就是空荡荡的,也为朝廷节约了不少的开支用度,而这一切的一切,至少有一半是眼前的人的功劳,要不是他先后出手,使的大唐国力在短时间内就连上了几个台阶,或许,现在的大唐,还在四处征战吧?哪里像如今,竟然将打回鹘当成了给军队练兵的途径!
不怨丛雬有如此的疑问,在之前,鸿卢寺主要负责的就是国贡奉之事,顺带着也管理着僧尼道事务,除这两样外,就几乎没什么职能了,而僧尼道又基本是自成一体,只要他们安分守己,鸿卢寺都很少去过问具体事务的,因此事实上鸿卢寺就是一个负责和周边各国的关系以及国贡奉,而这里面需要用到的建筑,最大的就是离人馆,再次就是国驿负责接待各地来使的,除此而外就几个殿宇斋宫、器用仪物、陈设钱币所用到的仓库及大小官员办公的殿堂衙门了。
“传道,授业,解惑。”王况的回答很简短。
丛雬不傻,王况这一句六字,再联系上要广发英雄贴召集天下能人来京之事以及建安侯本身就是用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使得大唐有了如此蒸蒸日上的光景。现在看来,建安侯这是要有更大的动作了,也是啊,仅靠一人之力就有如此成就,若是有个百八十人,那光景,简直不敢想象,这一刻,丛雬突然患得患失起来,内心开始挣扎,是不是要在这鸿卢寺卿正的位置上多干几年,好见识见识一下从来没有人敢想象的远景?
而且,从这一句话上,丛雬很敏感的捕捉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鸿卢寺的职能已经扩大了一倍不止,换言之,不用多久,鸿卢寺卿正就将和几位相公在朝堂上比肩而立,再也不用似以前,还要受到礼部和民部的部分节制。以前国贡奉礼部可以插手,僧尼道民部可以插手,以后怕就不能了,说不定礼部和民部反而要配合鸿卢寺的工作呢。
见丛雬脸上阴晴不定,王况虽然一路几乎是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争斗,但好歹穿来前也是看过不少官文,其中有些还是有一定内幕的人写的,一下就知道了丛雬心中所想,就笑了笑:“给丛卿正两年的时间,能做多少事就看丛卿正的手段了,某只有一言,只要有利于我大唐,有利于大唐子民的好事,圣人是一定会支持的。丛卿正致仕后,也不用返归乡里,某会建议圣人成立一个参议院,主要就是由你们这些年高但身体还不错的元老组成,因为你们在位几十年,经验丰富,处事也能顾到全面,年轻人上位么,总归是有些毛毛糙糙的,需要你们这些老一辈在旁提点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