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殿下真是聪明。”王况也看了出来,李世民对李治的态度的转变,已经从原来的最宠爱的儿子转变成了看成为一个有希望继承大统的人。不过这种事情,明面上王况是不能插手的,他所能做的就是暗中将未来的威胁一一的排除掉,太子和李胖子已经不足虑。王况也相信,只要自己不去主动招惹太子,那么长孙无忌这个臭老酸至少也会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因为他王况说倒底只是反对太子,并不反对他长孙家的外甥上位。
而李泰,自上次的曹四门事件之后,他手下早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人家也不笨,眼瞅着这样的主子,实在是不值得自己为他卖命,往日曹四门的下场,就是自己以后有可能碰到的下场啊。所以现在李泰已经彻底的成为了孤家寡人一个,就连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也是对他爱理不理了。一个人,再怎么扑腾,也掀不起多大的浪来。
武媚娘至今都还没将视线转移到李治小子的身上来,这小子,毛都还没长齐呢,就是王况没来,原本的历史上,李治小子也得等到贞观十七年之后,李治为太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后这才会被武媚娘给注意上,而那时候,如果王况的计划没错的话,李治可能会提前的娶了太原王家女。
要送功劳给王霖泊就是关键的一步,如果鱼膏鱼肚给章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吃了后效果显著,那么李世民就又欠了太原王家一份情,前几年,太原王家囤粮并没受到多大的处罚,李世民也就是瞧在王家以前在李家势还不够大,甚至连王充都干不过的时候,就慷慨解囊的资助唐军的份上,这份情算是还得差不多了,所以,王况觉得还有必要再帮王家加一份筹码。
为什么是王家而不是其他家?原因很简单,原本历史上的王皇后就是贤惠的,既然有现成的贤惠人,为什么还要去选那未知心性的人呢?有的人现在看来贤惠,以后未必会贤惠,许多人是可以共贫贱,但不能同富贵的。王皇后是已经得到过验证的人,当然是王况心目中的不二人选。
如此一来,李世民前帐未还,又欠新帐,再加上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这两个收益人各自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身边吹吹风,李治迎娶王家女的事情就几乎不会有任何的阻力,甚至可能因此而提前。
就是没提前,王况也不担心,顶多,自己到时候给李治小子物色那么一个两个才貌双全的小娘子帮他暖床罢了,李世民的几个儿子,都是还没娶亲之前就已经尝过荤腥了的,这也是唐人习气,当年要不是王况自己条件不足,而在刚有感觉的时候,就将和林颖芝的亲事定了下来的话,孙铭前搞不好也会给王况找那么一个两个暖床开身的丫环来。
“小东家,这个可可脱呼力您还要不?”图虎呆在旁边实在有点不大习惯,若要是只有个小东家在的话,倒也没啥,小东家就是个平易近人的,但皇帝可威严着呢,他还记得自己当初在那森严的殿上见到高高在上的皇帝时的感觉,现在虽然没有大殿,但感觉还在,因此他真心希望早一点离开这个让把不安的所在。
第五百七十九章 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你有多少?”王况看着图虎手心里躺着的十几颗可可豆问。
“就这些了,阿爹说,就这十几个,可以换来一个屁股肥大能生养的娘子呢,据说他们东边大陆上也是不多,金贵得很。”图虎憨憨的咧嘴一笑,棕红色的脸庞映衬着一口白牙,在午后的日头下,很是耀眼。
“不用给我,你最近抓紧时间回建东一趟,找几个肯吃苦耐劳的族人,去西大岛,寻那向阳的坡地将它们种下,试看看能不能种出来,如果能种出来,每成活一棵,某给他们百贯钱。”王况摆了摆手,这十几个可可豆虽然从图虎的话里能听得出来可能已经保存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但是只要这中间没有受潮发霉的话,种子就依旧有可能是处于休眠状态,只要有合适的条件,一样可以发芽。
一千多年的莲子都能发芽,何况十几年的种子?如果这十几棵能发芽那么一两棵,王况就可以至少提前七八年吃上巧克力。王况对可可树的熟悉程度,比他以前自己没事琢磨着在花盆里种的其他作物都要高得多,熟悉到他几乎可以只字不漏的将网上查得的可可树的资料背下来。可可树的环境的要求高,只能在齿道南北各十度以内的范围种植,而且怪就怪在要向阳的缓坡,土壤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缓坡正好满足这个条件,如果是平地,一场大雨下来,积水太多,可可数就会被憋死,缓坡积不了多少水,而且水的流失程度也不像陡坡那么激烈。
除此而外,可可树就不会比其他的作物娇贵,只要肯勤施肥,勤于管理,成活率还是很高的,四年后开始挂果,十年后开始产量大增。后世在琼崖也有种植成功的,但那是经历了许多年的失败的结果,原因很简单,纬度不对,所以难度大大的增加,既然现在已经有了建东和西大岛这么个现成的地方,王况才不会去琼崖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及金钱去试。
而如果要等到徐国绪出海回来,就至少要五六年,然后还得要再种再试,王况等不及这个时间,从图虎的话里,王况也知道这么一个信息,就是在拉丁美洲那一带,可可树的量也不是那么多的,否则就不会很金贵了,徐国绪再能找,撑死他也只能找到百来斤吧?要是能上千斤上万斤的运回来,王况倒也不用再试了,可能有多少还是个未知,所以王况不愿意等,所以想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