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食王传[校对版] 小灰雀 3460 字 2022-10-19

“不过呢,你这而娃的名既是乃父所起,可以算是小名,另起个大名和表字也是可以的,不必过分纠结于此,这事就看你自己的意思了,想另取个大名,那就取,不想取的话,就保留这个名,也是不错的。”话锋一转,王况又问:“这每日里,可都是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书信交换的么?你们有没统计过,到各州的信函包裹都有多少?”

“回二兄的话,这信件的交换,乃是大家自发形成的,出门在外的,谁能不碰到有急事需要书信往来呢?因此久而久之的,大家也就约定成俗的,有去某一地的,就都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帮着送的书信,就这么地,你帮我,我帮你的,人越来越多,后来王将军见大家呆在露天交换信件辛苦,就和某商量着,将这大堂给让了出来,给他们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他这算是帮着王霖泊说了两句好话,当初王霖泊找他虽然是说商量,但口气却是不容置疑的,也可以说是命令,只是因为他是长溪黄家的人,所以王霖泊才没用强硬的态度来对待他。

“哦?”这情况倒和王况料想的差不离,本来这私人信件的交换,就不干驿站的事,驿站肯把大堂让出来,已经是很不错了,要换做是其他地方,别说是大堂,就是驿站门口三丈之内,平民百姓也是不能驻留,就为的怕影响到往来官员的入住和出行。想来东治驿能够放开,这和王霖泊的强势有很大的关系,有他出面,那些官员就是心有不满也不敢说,不管怎么样,海外治地的安危,可都还要靠人家手下的将士护卫着呢。

“你这样,这些天,趁着某还在东治港,你每天让人汇总一下,去各地的信件包裹都有多少,再推算一下每个月会有多少,每年会有多少,然后报上来,某有用。”王况并没有急着把他的计划说出来,这信函由民间送改为官办要涉及的面不小,虽然不会有大的层面的官吏变动,但如果真的实施起来,大唐天下就要增加不少吃公粮的人,可以说是为白身晋身公职开了个口子,这个口子需要掌握好分寸,不能一下招太多的人,也不能因为担心那么多人突然的成为公人而引起朝野上下人心动荡而不敢多招人,使得人手不够,从而计划的实施就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官办的送信效率不能比得过民间,那又会有多少人愿意平白的多花钱却达不到目的呢?

如果仿效了后世为了保护邮局的垄断地位而禁止民间私自送信的话,短时间内是可以收到效果,但却是和王况的初衷背道而驰,而在这不以言论罪,白身甚至敢开口骂皇帝的朝代里,虽然是皇权专政,但皇权对百姓的容忍程度却又不是后世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拍马能赶得上的,后世有政治犯,这时候却连这个说法都没有。相比较而言,这时候的皇权远不如红朝皇帝的地位牢靠得多,要是因此而激起民变,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华夏大地又将会陷入动荡不安中。退一万步,就算是王况想这么做,那些个豪门大阀也会跳出来反对,更何况王况本身就对这种国家垄断深恶痛绝呢。

所以王况需要一个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发展的速度,适当的给出个计划,使得人员刚好够用并且略有空闲,然后再慢慢的发展,一步步的将通信网络给扩大了,等到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民间资本如果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利益,就可以吸收民间资本投身于其中,在几年的时间里,快速的在大唐天下构筑起一个发达的通信网络。

通信发达了,各地的动向朝廷也就能第一时间的知道,这是个朝廷与民间互惠互利的事情,有些消息,就不是地方官员想瞒就可以瞒的了的了,民间的消息传递,一样可以让朝廷知道那些地方想隐瞒的事情,从而不至于居于高堂却是两眼一抹黑,就如同当年安禄山都已经事实上反叛大半年了,朝廷上下还都以为他是个大忠臣,就因为安禄山事实上控制了往朝廷去的消息渠道。

黄而娃心中一喜,看来这便是亲家哥要说的第三件事了,虽然他不知道究竟最终亲家哥要做什么动作,但刚才徐国绪及王将军可都暗示过了,这个功劳,比起送鱼肚鱼膏进宫里还要大得多,既然如此,亲家哥不说自己也不用问,照着做就是了,于是一时又对自己刚刚并没有将那些交换信件的旅人们赶出驿站而欣慰不已,不消说,这第三件必定是跟他们有关的,自己要得到亲家哥所要的数据,还得要他们肯配合才是。

“天色不早了,大家就都散了吧。某自去歇着,另外而娃你帮某去福州城里通知黄名府一声,某此次来,并无什么要紧事情,他公务繁忙,就不要再跑上个几十里地过来了。对了,这东治港应该有富来客栈的分号罢?也要你去通知一声,让他们这些天负责供酒菜,某是无所谓,就这个家伙,怕是吃不惯你们驿站的饭菜的。”王况笑着指了指徐国绪,最后对黄而娃道,说完,起身打了个哈欠,就往后头走去,天底下所有的驿站都是同样的格局,大堂在哪,后院在哪,书记房在哪,签押房在哪,库房在哪都是严格按照规定建的,所不同的只是规模大小而已。

“二兄放心,早间里,某就已经通知了富来分号了,这会儿,想必他们的酒菜已经是送来的路上了,说真的,不要说徐监丞吃不惯,就是往来的官员,大多也都宁可多花钱,自己掏腰包让富来分号送酒菜过来的,因此这东治驿的厨房,基本上是形同虚设,只有某等才会吃他们做的。”黄而娃小心的回道,驿站对入住的官员都有免费的酒食供应,不过也就是能让官员们不会饿了肚子,至于味道么,那就各地有所不同了,主要还是看厨师的水平和驿站平日里的经费多寡来定,经费多的,就请好些的厨师,酒菜也丰富些,经费少的,甚至于只能提供几个咸菜和几个馍,连酒都没有的。

东治驿显然是属于经费多的行列,毕竟在建州水军的范围内,不光有朝廷拨下来的经费,还有建州衙门考虑到往来的官员大多和建安有关系而又拨了补贴下来,还有建州水军因为和渔民关系不错,经常有渔民多送了的海获送到驿站里来的。王况他们路过饭厅的时候,就听得里面有人在说:“这东治驿可真阔气,比起某那旮旯来说,就连州衙门待客都没法做到一日三餐都有鱼吃的,而且是新鲜的海鱼。”

王况心中一动,停下了脚步,往饭厅里看去,却见是三个捕快模样的人正围坐在一张靠海边的窗口桌旁,桌上已经摆了几个碟盘了,而驿站的小吏还在往那一桌送菜。

王况停下,那是因为,那说话的腔调,王况很熟悉,很熟悉。

第五百二十六章 河北捕快

三个捕快模样的汉子见王况在饭厅门口停下来,也不以为意,其中一个还招呼着:“那位小郎,可是觉得某等坐着这位置甚是畅快?来来来,反正都是饭点到了,这靠窗边的位置只有这一处,要是不嫌弃的话,不妨坐一块,吃上几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