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食王传[校对版] 小灰雀 2919 字 2022-10-19

而且这后面说风凉话的人用心也是有点险恶,不说王况功劳够大,而是说朝廷亏欠了王况的,这算什么?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愿意给你,那就是你的,如果皇帝想要,你的也是他的,在制度上就不存在朝廷亏欠谁的问题,当然私底下,作为皇帝会有那种感觉,但却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

换句话来说,只有皇帝才有资格才能说朝廷亏欠谁的,其他人都没资格说这个话,现在民间这话流传了起来,不知道的,还会以为是王况在私底下的抱怨呢,要是传到皇帝的耳中,传到朝中大佬们的耳中去,最大的嫌疑对象,就是王况兄弟。

幸好,王况也不是站着挨揍不还手的傻子,几年前,他就已经对这种传言有了准备,也幸好现在的皇帝是李老二,李老二向来都不是耳根子软的家伙,他对一个人的印象,几乎不会受到流言的影响,如果换成现在是李治这个软耳根的家伙当政的话,恐怕这些流言一传到长安,王况就会陷入被动局面中去。

一个人,不能没有缺点,没有缺点的人,其心必大,所以,王况这几年在金钱的利益上是不再像以前一样,随随便便的就将巨大利益拱手让给朝廷,你要我的法子可以,拿钱来。就比如说更衣室这一项,内府就一次性的支付给了王况十万贯的“专利费”。当然了,王况也不至于狮子大开口,内府从中也是赚了不少的。

而像是皇庄里的试验,所有的成本都由内府和民部一起出,但是最后产出的良种收益,王况要收三成,可别小看三成,以后每一种物种的改良成功,都会另僻地方大量的繁殖,初步算起来,想要让全大唐都有新作物和新家畜替代了原来的品种,最起码需要保证一个基数,每个县都至少要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才能快速的推广开来,全大唐人口一千多万,二百多万户,这个需求就是个庞大的数字,就说稻谷和小麦,按每户平均有二十亩永业田算,只是一成就是四百多万亩,一亩地三斤种子,那就是一百多万石,光是稻谷和小麦的种子收益,就足够大唐任何一个家族眼红的了,还不说有其他的许多正在进行的改良品种。

所以,王况给朝廷上下的印象就是一个贪钱的人,而且是只贪大钱,不贪小钱,贪得又是名正言顺,所有的钱来路都是非常的明确,别人也只能光羡慕的份,没半滴的把柄可以被人拿来说事。除此而外,王况从来没有在爵位和官位上和朝廷斤斤计较,唯一计较过的,就是当初帮王冼谋了个房陵县丞的位置,而且这还不是王况主动提的,是皇帝征求王况的意见后,王况才要求的。

甚至,王况都从来没有在私底下找过任何一个大佬,或明或暗的为他自己,为他身边的人谋个一官半职,都是朝廷给什么,就接受什么,不然的话,就以黄大将个能抵得下两个建州那么大地盘的东瀛打了下来,其功比起当初的李尚书灭了东突厥也小不到哪去,而黄大,不过还只是个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而已。

纵观整个朝中,任何一个当年带兵国公的亲兵,即便是没有什么功劳的,现如今至少也是个六品七品的尉级军官(这里的尉级其实相当于后世的校官),而早年随着这些老家伙南征北战的,哪个品级不比黄大高?

王况不是没有野心,不过他的野心不在官位上,而是在钱上和财富上,这是上至李世民,下到秘书郎对王况的判断,秘书郎甚至在起居录里给王况下了这么一个断语:“建安侯不喜权位,唯独好财!”

所以,这些传言想要来对付王况,就如同一拳头打到了棉花团上,半点力也不着,唯一可恶可憎的就是流言在民间影响了王冼的声誉,让王冼的计划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给王冼的成长道路设下了一个不小的障碍。

但这却是阳谋,至少在王况看来是阳谋,正如流言里说的,只要王况愿意,王冼随时可以调到建州去,只要王况开口,皇帝巴不得早点偿还了王况的人情才好,王况动身前,建州申请升格的奏折就到了长安,为这个,李世民还暗示过王况,是不是把王冼调到建州去,等升格了后,再调回房陵来,直接上位别驾或司马一职,这样王冼就可以放手在房陵实施他的改革计划,而不用再靠着王况的名声,让房州其他县的官员卖给王冼一个人情。

对付这样的流言,用言语反驳不是上策,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只要王冼能一直呆在房州,流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而且,流言四起之时,王冼如果能不为所动,等到流言破灭之时,反而能为王冼赢得很高的赞誉。

为今之计,并不是要如何的破除流言,而是要向百姓展示出修路的决心,展示决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朝廷修路,看来,这房州修路,已经不是一州之长所能解决的了,只有朝廷用实际的行动来支持,这条路,才可能修得完。

理清了事情的原委,王况和黄大不再停留,等到后面的马车队赶上的时候,就直接奔房陵而去,而此时候,或许是憋在车厢里不舒服,三白见赶上了王况和黄大他们俩,也就不再愿意呆在车厢里了,而是一闪身,就又跳到了王况所骑的马脖子上,雄赳赳气昂昂的抢过了对马匹的控制权来。

“某没看错罢?刚才那车厢里出来的是一只白猴?”先前跟王况和黄大说了半天话的那个汉子,呆呆的看着远去的车队,惊讶的嘴都合不上了。

“是白猴没错,去房陵,又是有白猴,莫非刚才这个郎君竟然是建安侯不成?”旁边另一个汉子伸出手来,揉了揉眼睛,“完了,完了,甘老大,你完了,你竟然当着建安侯的面如此的编排王县丞,你且等着罢,看建安侯如何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