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况随着那伙计走回玉石店里,孙老头也已经挑了满满一衣兜的小玉料,眉开眼笑的,冲那伙计说了声:“谢谢了啊,至于这玉石的妙用,你问建安侯去,某告辞了。”这就是个自来熟的家伙,人家店里没人,他也敢进去挑东西,这也是他,有个老神仙的名头在,任是再奸商,也断断不敢污他偷盗的。
“慢走,不送啊,有空去长安玩,某突然想起来,师父曾告诉过某一个法子,似乎是有关于虏疮(天花)的,可这一时间却想不起来了,唉!”王况不经意的挥了挥手,不再理会老头子。
孙老头原本已经是迈出了好几步的,一听“虏疮”两个字,身下就是一滞,但也只是这么滞了一滞,然后依旧是头也不回的走了。
虏疮就是天花,民间也叫痘,种痘王况不会,但原理是知道一点的,这是个后世喜欢看yy文的宅男宅女都知道的常识,种牛痘比种人痘安全,王况相信自己只要说出可以种牛痘来防虏疮,孙老头没有不动心的道理,但是,自己明明已经说出了虏疮,孙老头却还是不愿意停留,这就更加让王况觉得黄小七狼和黄胖子后面不简单。
此黄家不会是黄良的黄家,也不会是长溪黄家,黄是个大姓,正如李世民的李家和李靖的李家不属于同一家族一样。
送走孙老头,王况不再去管他了,孙老头比自己更不爱管朝廷上的事,当初李世民要封他官,他是连夜闻风而逃,由此可见,这个老头子平生是自在惯了的,现在他应也是察觉到这里面的不寻常,逃避那是肯定的了。
见那伙计一脸的期待看着自己,王况也不想瞒他,本来这玉石泡水的功效自己就是守住也赚不了多少钱,蓝田那么多的矿,除非王况全将它们买了下来还差不多,这个王况可做不到,现在发现的玉矿其实并不多,一个能开采一千多年还有丰沛储量的矿,其量之大可不是王况能吃得下的,除非李世民愿意让王况割地封王,可这可能么?
再者,这个法子也不是王况想出来的,而是孙老头告诉自己的,也就没有吃独食的理由。
“教你个法子,以后每次都将那好的玉料中剥离出来的碎末单独放好,若是有谁家娘子来买玉,你就将这些个碎末包些给她,让她回去用来泡水洗脸,可养颜,一碗的玉石碎料,可用大半年。”
“果真?哎,瞧某这嘴巴,既然是建安侯和老神仙说出来的,必定是有效果的。”那伙计听了先是一楞,迅即欣喜万分,要是用了这个法子,以后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打折扣的机会,如此一来,废料有了用途,自己家有又赚钱了,其他不论,就冲着能养颜的法子,那近万石的废料,就算是一斤只卖十文,那就是一千多万文钱,一万多贯啊,而且这一万多贯是纯赚的,因为大块的玉料售卖价格里早就包含了所有的成本在内了。
当然这一万多贯可能需要好多年才能收进来,一碗也不过就是一斤的样子,一斤就可用大半年,所以这个销售速度肯定是慢的,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个新销路,即便是哪天现有的矿枯竭了,在寻找新矿的时间里,也不至于让家里没有其他的收入。自然,他们是一直在找新矿的,但谁能保证可以在老矿枯竭之前就一定能找到新矿呢?
第四百四十六章 王况背黑锅
第二天一早,玉石店就差人送来了那十一块原玉和满满一牛车的碎了,估计就是那伙计连夜的回去通知了家里的。王况看了看,发现竟然全是好碎料,那些碎末在刚从北山上探出个头来的日头照耀下是闪烁着耀眼的蓝绿色光芒,晃得人眼都有点睁不开,而且,这是满满一牛车,不是用筐装的,而是全用方方正正的大木箱装,整整三十箱,将个牛车塞得那个叫满满当当,牛拉着都呼哧呼哧直喘。
这伙计还是有心了,估计这满当当的一车,也耗费了人家一整晚来挑选,只有碎的,没有粉的,必定是经过筛箩先筛选过,然后再一个个的挑了好的出来的,其中甚至有一些都还能琢出些小孩子带的小饰品来。这一车,要是没有几十号人一起动手,一个晚上那是没办法完成的。
一牛车的碎料,足足装了两马车,马车速度是快,但耐力不如牛,要是还用一马车装,估计稍微有点坡度的地方,就得用人推了,还是分两车安全些,而且建林蓝田分号的马车正好要回一趟长安拉点食材回来,这也算是一举两得。
结果王况原来是轻车出行的,这会回长安又多了两辆马车,还好只有五十里路,就是满悠悠的走,下午也能赶回长安。不过这一出蓝田城门,那就不得了了,有不少的蓝田百姓都听说了建安侯到了蓝田,而且昨晚那个被传的神乎其神的黄将军还出手教训了蓝田一狼二霸,二霸被人踩成了肉泥,一狼则听说是被捅了十几刀的样子,如今正关在羽林大营里呢。所以当王况和黄大出城的时候,就只能是脸挂微笑的冲着来看热闹的人不停报拳致谢,至于这里面究竟是看热闹的多呢,还是送行的多呢,依王况猜,恐怕还是看热闹的更多些,毕竟自己在长安可还真没做过什么利民的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