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众人一脸古怪,这青玉环也太脆了点罢?好假不假,你安逸王也是个王,寻不到没暇疵的白玉也就罢了,青玉本不贵,要寻到大块无裂纹的却也容易,随便到哪个玉石铺里都能买到。李勤更是不堪,简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还是王况帮他解了围,说是琉求四面环海,拜海神,以青为尊,自然是要用青玉的,青玉本就比白玉脆,不像白玉还有那么点韧性,加上玉要琢成环,匠人手艺自然要高超,一个不小心,好好的一块完玉就能受了内伤,这点细微的伤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青玉碎了也就是意料之中。反正在座的人里,除了安逸王自己,没人知道琉求崇尚什么,时间多的是,足够安逸王给琉求上送了信去统一了口径,安逸王在琉求的威望那也是无人能比的。
李勤那个感动啊,听听,这就是建安侯啊,难怪建州百姓对他如此拥戴,只凭这份心胸,走哪都是如此的。
于是暗下决定,到了长安,必定要给王三郎夫妇备上一份厚礼。
那边,好不容易的,众女将小王晟安抚了下来,小王晟可能觉得没了声响的玉佩不好玩,就将其往阿娘怀里一塞,从自己前面的兜里掏出了丑丑给他的那个从蒲熙亮家里顺来的飞车玩了起来。
不行啊,这么多人疼着,小王晟可别变成纨绔子弟才好,王况看出了点苗头,如今小王晟就是王家最小一辈的独苗,家中众人,上到陈老太太,下到家人,全都宠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了。这么下去可不好,得找个人来管管了。
等过完年再说吧,对啊,丢给马周,马周不是年后就要过来了么?这个家伙,应该能胜任的,就这么定了。
这时候远在长安的马周不由打了两个喷嚏,他心道怪了,自己正穿得暖暖和和的,这大过年的也没出门啊,屋里也暖和,也没着凉,怎么就一连打俩喷嚏呢?他哪知道远在万里外的建安,已经有个小调皮等着他了。
人多,事情就做得快,一般人家为了年夜饭,中午都是草草的吃一点,有的干脆中午这一餐都免了,晚饭午饭一起来。但王村有富来客栈的几个大厨,又有那么多娘子在帮着,体力活也有陈大他们,是以不光晚餐要准备,中午一餐也是丰盛。
这一晚,王村是灯火通明,就连守在村口的羽林兵营也被照顾到了,王况派了两个厨师过去在大营里架起了几个火炉,几口大锅,让那帮兵士好好的吃上一顿正宗的火锅,自己想吃什么就端了去涮,倒也符合胃口,众口难调也就不是个事了。
第四百二十章 还是比较大方的
王村的热闹一直持续了十天都没停下来,富来客栈的几个厨师是忙得根本没机会歇下来的,好在他们要么是没家室的,要么就是连着家室都接到了王村来过年,所以除了累以外,倒也没什么,见大家吃得是个个满嘴流油的,身体是累了,可心也是舒畅的,以往在客栈里,自己窝在厨房,都说自己做的好吃,可没见着吃的人的神情呀,现在是见着了,这感觉,比吃蜜还甜。
不过为了对这些人的嘉奖,毕竟,大家都在玩,只有他们在忙着,王凌和孙铭前商量了下,也就作主给他们都多发了一个月的例钱,别人是一年领十五个月的例钱外加年底分利,他们是领十六个月外加年底分利,还有吴王,安逸王等人的赏赐,加上心中高兴,所以这个年过得累,却是个个幸福万分的。
初十日,聚集到王村的人达到了最高峰,那些住得远的也都陆续的拖家带口回来了,只有几个实在太远,并没去通知到,不过这个过年法也就被王况定了下来,以后每年都这么过,大家有空回来的就一起回来过年,人多,图个热闹,也图个族人之间的亲近交通。
没过上元,这个年就没算过完,但有些家庭因着还要准备家中的新一年耕作,怕耽误了时间,十一日开始就陆续有人走了,今年是仓促了些,但明年,他们将会提前安排好,争取在王村过完上元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