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也是评考局里的?或者说也是个烹饪好手?难道说那烤架真的是那么值得?这下不少人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这样,刚才就该咬咬牙把那烤架拍了下来,可惜啊,世上没后悔药卖,不然这会卖后悔药的恐怕都要赚得合不拢嘴了。
李恪只给孙嘉英一人颁奖,等到评考局的人喊出:“吴王殿下为第一名颁奖。”一下子,场上是下巴掉了一地,吴王哎,鹅滴娘咧,吴王来颁奖,这是多大的荣耀啊?不成,某回去后,一定要遍访名师,学得厨艺,也要风光上这么一回,等等,富来客栈不是有对外教授么?一天一贯,现在看来也是不贵的么,得,找个机会,学他个十天半个月,这十几贯丢进去,值!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机泄露
评考局的人喊出那句话的时候,李恪是明显的滞了一下,大概他也想不到王况竟然会把他的身份给捅了出来,借了一借他的名头来为天下大比造势,不禁回头看了一眼钟楼方向,却见王况正笑眯眯的冲他一眨眼,他无奈的笑了笑,既然都来了,只好由着王况安排。
王况权衡利弊,这才决定让人把李恪的名头亮出来,总的来说,打出李恪的旗号,是利远大于弊。首先自然是为天下大比造势,有个皇子参加颁奖,这效果比什么都强,可惜李老二没来,也不可能会来,不然李老二的旗号更加的好用。
至于说和李恪走近些,会引起目前已经跳了出来的势力猜疑,这个对王况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你们已经猜疑了,那我就把水再搅浑些,多拉几个人过来,让你们猜疑去,越是猜疑,我越是好混水摸鱼。
把李恪拉进来,目前根本对李恪不会造成什么决定性的影响,他一直都是深得李世民的喜欢,也一直被臭老酸惦记上的,所谓虱子多了不怕痒,多一个少一个没什么差别。再者,跑到天下大比中,跑到评考局来搅和,在朝中各大佬看来是属于典型的“不务正业”,荒废诗书,或许能消除了些对他的猜忌和提防。
等到再和李治拉上线,那么和王况有交结的皇子就有两个了,如果算上李胖子前些时间的纠缠,那就是三个,这就表明了王况的立场是一视同仁的,并不存在帮谁不帮谁的问题。
最关键的一点是,林家最近的来信都表明了,长安人一说到建安宣德郎,都道可惜,可惜了不喜政务,成天就鼓捣些个吃啊玩啊这类东西。这从禇遂良禇老头一直都不屑和王况往来就看得出来,禇老头一直是以文人自居的,从不屑和贩夫走卒往来。
如果能对李恪今后有所帮助,王况甚至不介意把李恪在文人中的名声搞臭些,人活着,不是为他人而活,是为自己而活,为家人而活。只要按了本心去做事,对得起良心,其他的什么名声荣耀等等,真的没什么。
颁奖完毕了,就是游街夸耀了,考虑到大部分的厨师是连马都没摸过的,不会骑马,所以都让他们乘马车。
十人,分乘十辆马车,个个都换上了滚紫边浅蓝袍子,胸前系着大红绸花,那红色映到脸上,脸也是红艳艳的。
等到那游街夸耀的队伍才刚离开广场,就见先前围观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呼啦一下四散着分散了开来,拆蓬布的拆蓬布,拆竹杆的拆竹杆,拆灶台的拆灶台,半柱香工夫,广场上马上变的空空荡荡,拆下来的物件甚至砖块,都送到了文庙旁的一个大房子里堆着,以备下次再用。这边才拆完,又有一帮的妇孺老头扛了笤帚,推着板车过来清扫,又是半柱香工夫过去,整个广场上是再也看不出任何刚举办过一场盛会的样子。
来过一次的是见怪不怪,第一次来看流水大席的则是瞠目结舌,忍不住拉了旁边正在清扫死角的半大孩子:“你们这清扫工钱几何?”
“没工钱。”
“没工钱你们还这么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