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王况特地多选了些肉,多长的肠需要多少肉是没办法确定很准的,大体上就是一尺肠需要八两到一斤肉,但每头豚的生长和喂食的不同,小肠的弹性也是不同,还是有浮动,填香肠的原则就是肉多了没关系,肉还可以做其他吃的,肠多了就又要再去切肉,麻烦。
全都填好了,就将这一头也用线扎紧,然后再每隔大约七八寸也用线勒了扎紧,这是进一步的把肠内的肉挤实来,也是为以后要吃就剪一段方便。
都扎完了,剩下的就是晾晒的过程,将其挂在屋檐下,一天能晒到一两个时辰的日头就可以,晾晒个半个月到一个月,就可以吃了,要吃就剪一段就是,当然越晾的时间长,其味就更香,这样晾晒的香肠可以保存一年之久,后期肠衣上会出现白霜一样的东西,那是氨基酸结晶,并不是变质,只要肠衣还是干的,香肠就是好的,若是肠衣变粘了,那才是开始变质。
孙二是和当初做鱼丸一样的和李大胆把在门口的,他们两个心里清楚的很,现在小东家一般都不动手了,以往要做什么新菜肴,基本都是在一边说着,让孙嘉英自己去亲自尝试,这两次小东家都亲自动手,说明什么,说明这两样东西绝对是好东西,所以他们也才格外小心。
现在见到香肠灌完了,他们又没全程目睹的,不知道现在还不是吃的时候,以为马上就可以烹来吃,就食指大动了起来,搓着手,腆着脸的央孙嘉英:“孙小东家,这烹出来可得给某留些,莫要被这些吃货全吃了去。”众人哄堂大笑。
豚肠还能灌血肠和蛋肠,血肠是需要还没凝固的豚血,将调料拌进去后灌,蛋肠则是将蛋液调好味灌进去,然后或是蒸熟或是煮熟了切厚片煮汤。王况也想起了这个,就又交代了下,让厨房里的人自己去琢磨了。
当然这两段的香肠王况是要拿走的,晾晒在自己家里,更保险,不然放在客栈,哪天谁嘴馋了吃了,王况又得重新做过,如今只要是王况有动过手的东西,不管在哪都是极受欢迎的。至于客栈里要的,让他们明天再做就是。
估计以后建安周边的小肠要紧俏起来了,香肠易保管,易运输,完全可以晾晒好了贩卖到各地去,这又能给富来商行增加一笔收入。
回到家里,却见程处亮和尉迟保玮已经等在那了,见王况回来,程处亮第一句话就问:“二郎,那事就这么算了?”
王况一楞,循即明白了过来,这俩家伙肯定也听到了什么风声,便道:“暂时压一压罢,如今正是风口浪尖,不忙。”完了又加一句:“汉武大帝曾说过,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对于祁中,王况绝对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一马,这样的人渣,留在世上也是个大祸害,他如今只是个小小书令史,还没参人的权限,这要等到他以后有参人的权利了,那还不是要搞得个乌烟瘴气的?
只是如今正在风头上,想必李老二也察觉了其中的猫腻,自己犯不着这时候再插一手,他于祁中也才入仕一年多,想要爬到有参人权的入品官,还有个至少三四年的工夫,不忙。
王况之所以忌惮的,还是于祁中背后的那条大鱼,一直会隐藏得很好,几年后甚至连李老二都还会一直夸其贤。反正他也没几年好蹦了,就让他活跳一点吧,不用自己动手。
至于送信人,王况一直没搞明白是谁送的,只是到了昨晚,李业嗣也掏出一模一样的信来,他心里才约略有个想法,但没法证实。
不会是程家,尉迟家和秦家李家送,他们要送肯定也是要派了自己认识的人来,而且都有自己认识的子弟在建州,大可以让他们转告,没必要搞得这么神秘。
切,跟哥玩这一手欲擒故纵,不知道哥有比你多一千年的知识么?